林溥來投資有道大圍物業持貨兩年升近200萬 按階段培養1歲兒子基本理財概念(立即收看)
由擔任補習名師到電視節目主持人,「Patrick Sir」這一個名稱相信大家都不陌生。林溥來(Patrick)於2021年榮升成為爸爸,兒子Preemo今年1歲,這位一向投資精明的新手爸爸,十分著重理財教育,現階段已透過各種生活細節教導兒子學會「珍惜」,從概念入手培養兒子理財。而早年已持有地產代理牌照的他,雖然牌照已經過期,但他亦已報考地產代理考試,有意日後在地產行業發展。
從基本概念入手 按階段培養兒子理財
Patrick自小樸素節儉,很少花費金錢用作購買衣服和娛樂產品上,而且他與太太二人的消費不多,加上受到疫情影響更減少出外旅行的開支。即使兒子出生後,兩人亦不會花費太多金錢為兒子購買衣服打扮裝身,反而會讓兒子穿著朋友們贈送的二手衣物,故此他們的家庭開支不算龐大。
作為新手爸爸且是補習名師,在教育兒子方面亦有個人心得。他認為從小培養小孩擁有理財概念是非常重要,而他亦已計劃於兒子不同的成長階段中教導相關知識。他指雖然兒子Preemo現時只有1歲多,但他已著手在日常生活細節上以身作則教導Preemo基本的理財概念,他分享指,「珍惜東西是理財概念之一,例如用餐時不應該浪費食物、要好好善待物件,若果有破損的話我會在兒子面前進行修補。」
另外,他亦會灌輸金錢分配的知識,首先讓兒子明白「想要」和「需要」的分別,不應該追求物質主義和享樂主義,同時會教導兒子如何分配零用錢。當兒子踏入小學階段後,會開始教導投資概念,讓兒子明白金錢是可以儲蓄同時亦可以增值自己的財富,製造被動收入。
在香港樓市仍然高企的環境下,不少父母都會助子女一臂,讓他們「上車」成功,不過Patrick明言自己不會買物業送贈兒子,而他現時置業目的都以自己的家庭為先,而非兒子的將來。他解釋每個年代的投資產品都不同,「或許18年後的世界中,物業已經不再成為一個投資工具,每個年代有其投資的產品。」他更表示,會讓兒子走屬於自己路,相信會有自己的方法不需要依靠父母。
置業傾向長綫投資 大圍自住物業至今升近200萬
Patrick以填滿水池的原理分享賺到第一桶金的秘訣,他指做人應該要有規律性和勤奮,在支出和收入中好好分配,限制自己的開支做到延遲享樂,才會成功填滿水池而賺取到第一桶金。而他較認同尋找一份穩定收入的工作,利用空閒時間思考如何製造龐大的水源,例如經營生意、創業或是增值自己,可以加快填滿水池。
提到對未來樓市的看法和置業心得,Patrick認為能夠買入屬於自己的物業相對而言是較安心,但他指香港未來的樓市相較以前或許難以有很大的升幅,不過相信樓市在供求情況下不會大跌。而他自己在置業道路上,都會抱着長綫的投資心態,以他現時居住在大圍的物業來說,他在買入前都是經過心思熟慮,故此暫時都不考慮放售。對於持貨至今逾兩年,他指自己不是太在意物業現時的升幅,但按尺數粗略估計,按賬面計算現時大約升值100萬至200萬元。
將重新考獲地產代理牌照 有意於地產行業發展
在電視節目中曾經分享自己因為認識一位從事地產行業的朋友,學懂一些投資方法更因而考取經紀牌照的Patrick,現時已經沒有再續牌照。他表示,自己考獲的為俗稱大牌或E牌的地產代理牌照,而他亦曾經經營過地產代理公司,雖然現時牌照已過期,但他強調,自己對地產行業仍然感興趣,所以已報名考試打算重新考獲地產代理牌照,同時他指不排除將來會於地產行業發展。
責任編輯:區祖飛
=====
想盡早財務自由,提早退休,立即免費下載《香港經濟日報》App取經
欄名 : 理財Star Tal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