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BDC】央行貨幣並非一直都是數碼化? 一文認識何謂央行數碼貨幣
繼4月底金管局發布討論文件,向各界徵詢對香港發行「央行數碼貨幣」(Central Bank Digital Currency, CBDC)的意見後,金管局近日再宣布聯合以色列銀行和國際結算銀行創新樞紐(Bank for International Settlements Innovation Hub, BISIH)為CBDC進行聯合研究。
《銀行閑談》會連出幾篇關於CBDC的文章,首先要解答最基本的概念問題:
常說全球央行量化寬鬆「印銀紙」,不過大家都明白「銀紙」是不需要「印出嚟」,央行只需要透過在市場購買資產,還款的時候在結算銀行中「撳個掣」,錢就會自動出現,根本不需要油墨紙張,換言之「央行貨幣」從來都是「數碼化」。
那到底什麼叫「央行數碼貨幣」呢?
既然有「央行數碼貨幣」,哪又會否存在「非央行數碼貨幣」、「央行非數碼貨幣」、「非央行非數碼貨幣」呢?
今集會由清華園談到澳洲央行,從零售銀行談至批發銀行,大家又猜猜他們與「央行數碼貨幣」有什麼關係。

清華園內最流通的貨幣
記得當年在清華園讀書的時候,修讀一門金融史的課堂,老教授說「貨幣」未必是我們想像中有一個毛主席頭像在上面才可以叫「貨幣」,就好像他幾十年前還在清華園做學生的時候,清華園內最流動的貨幣為「飯票」。
大學飯堂因為有國家補貼(國家重點大學),所以價格超級便宜,亦所有人都可以食,不過食堂是「認票不認人」(我當年已變成電子飯卡),所以只有師生先買到的飯票就成為了一種可以「尋租」的「貨幣」,例如修一次單車要5元,學生就可以用面值1元飯票換到5元的修車服務,繼而修車師傅可以吃到市值10元的飯。
所以當年的學生要去修車(清華本部有306公頃大,即是430個足球場、16個維園段大,用雙腳是走不到課室的),就會帶齊各家食堂的飯票,亦所以說「飯票」才是清華園內最流通的貨幣!亦是清華園內「非央行非數碼貨幣」的代表!
大家或者會問「飯票」與CBDC有什麼關係?我希望大家先明白,貨幣其實可以有好多形式,亦可從很多不同層面分析,不一定是國家央行發行的才是貨幣,例如大家使用的滙豐銀紙就已經不是金管局直接發行。
回到CBDC,如果要了解什麼是CBDC,我們可以由「央行與非央行」、「數碼化與實體」同「公眾與非公眾使用」三個層面討論。
rCBDC為一種公眾可以接觸的央行數碼貨幣
參考《Reserve Bank of Australia Bulletin September 2020》,有以下這張清晰的圖解釋現時的貨幣系統。

澳洲央行將錢用「央行發行」、「電子貨幣」、「公眾可使用」三個圓圈來做分類,分別為Cash(現金)、Bank Account Money(銀行帳戶結存)和Reserve(儲備)作出定義:
- Cash是由央行發行、公眾可以使用、但非電子的貨幣(香港做法有少少不同,因為港幣可由發鈔銀行代發,不過銀行每發行7.8港元鈔票就要放回1美元在金管局個戶口)
- Bank Account Money是公眾可以使用、電子化、但非央行發行的貨幣,即是大家的Bank Deposit(銀行存款)
- Reserves是央行發行、電子化但非公眾可以直接使用的貨幣,即是一開始提到量化寬鬆,那個「撳個掣」就可以變錢的方法。
在這要特別留意圓圈中間空的部分,即是現時並不存在的是「央行發行」、「電子化」、「公眾可使用」的貨幣!
那CBDC是什麼呢?它就是這3個圈圈的中心點,即是一種既為「央行發行」又「電子化」又「公眾可使用」的貨幣,簡單幻想就是大家仍然用debit card(扣帳卡)消費,不過背後的銀行不再是滙豐中銀bank deposit,而直接使用金管局發行的電子貨幣。
所以當金管局提到CBDC,好多時都會加個「r」在前面,即是retail Central Bank Digital Currency-「零售」央行數碼貨幣,強調還有「公眾可使用」這個特性。
例如最近討論文件 《e-HKD: A Policy and Design Perspective》第三部份便故意加回r在CBDC前面。
那CBDC是否只可以retail呢?wholesale又是否可以呢?
那CBDC又並非一定指零售的,繼續談一下《Reserve Bank of Australia Bulletin September 2020》,它有以下另一張清晰的圖:

3個圈圈的正中心就係rCBDC,即是一種由「央行發行」又「電子化」又「公眾可使用」的貨幣,即是大家直接在金管局戶口,再用這一個戶口的debit card消費。
而wCBDC(批發央行數碼貨幣)功能上就與傳統Bank Reseves好接近,雖然市場似乎未見案例,不過一般認為會與傳統Bank Reserves有兩大分別:
- 1)wCBDC不再局限在「認可機構」(即是銀行)才可開戶,任何到達wholesale門檻的法人都可以用到
- 2)wCBDC的底層技術是DLT(分布式記帳技術),同時備有Smart Contract(智能合約)能力,那便會與現時結算方式有非常大分別
至於wCBDC比較少人提及的原因,澳洲央行都有提到,抄一小段內容:
However, given the current capabilities, performance and resilience of most existing (centralised) wholesale payment and securities settlement systems, the benefits of a potential wholesale CBDC have not always been obvious.
大概意思即是與阿仙奴一樣「最好的已在陣中」,wholesale market現時行之有效,就不需要多生事端。
rCBDC又有沒有需要?
既然未有看到wCBDC有馬上非做不可的理由,那rCBDC又如何呢?
下一期會和大家打開金管局的討論文件,談一談金管局對rCBDC的看法,rCBDC 對香港有什麼利弊呢?金管局的立場又如何呢?
下期繼續和大家談一談CBDC的話題。
【文章來源:華田銀行;已獲授權轉載。原題:銀行閑談 (175)— 乜嘢叫 Central Bank Digital Currency (CBDC) 呢?「央行貨幣」唔係一路都係「數碼化」嘅咩?】
【關於作者】
兒時夢想做i-banker,結果做了bank worker,還要是retail那種。過去在各大小銀行不同部門流徙,叫人借錢、催人還錢、審批貸款、出股票app、出借錢app、出信用卡、廣告策劃、銷售管理、分行佈點、生物認證、電子排隊、機器學習、敏捷開發,到現在還未安定下來。不懂財經、不懂經濟,只想談一下「銀行」這回事。
=====
理財真實個案分析,立即免費下載《香港經濟日報》App
撰文 : Wallace Tin 華田銀行 華田銀行
欄名 : 華田銀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