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升學保險】比較6款產品保障及保費 邊款又平保障又夠全面?
海外升學成為新趨勢,不少家長都會送子女到外地留學,接受當地教育,當中包括年幼學童例如小學生。通常父母擔心子女生病或發生意外,此時若果有海外升學保險/留學保險傍身,至少可以補償部分開支,但相關保險眾多,應該點揀好?今天就跟大家比較6款熱門產品。
家長宜先睇受保年齡、地域

不同產品受保年齡範圍都不一樣,保誠容許低至6歲學童受保,蘇黎世及藍十字則要求最低7歲,安盛及滙豐則最少要達到10歲,家長必需留意。部分產品會將受保地區進一步細分,例如受保區域為全球(不包括美國或加拿大)或僅受保美國或加拿大區域等。一般而言,美加地區的保費相對較高。
【AXA安盛為回港客戶提供免費附加保障 隔離期間意外身故最高賠償20萬元(附詳情):按此】
比較醫療保障 包括住院及門診
若果受保年齡適合,則可以看看海外升學保險之保障範圍。家長都希望子女有醫療保障,所以大部分產品均提供海外住院及門診賠償,以及列明門診次數上限,僅保誠未有特別列明是否包門診。值得留意的是,Starr不涵蓋因新冠病毒所引致的損失。
如受保人曾於外地因意外身體受傷或疾病就醫,而治療過程於海外未能「埋尾」,回港後可能要覆診。海外升學保險亦涵蓋相關開支,不過只限回港後90日或3個月內的覆診,包括門診和住院。在6款產品中,滙豐的「住院及門診」及「回港覆診」保障最高,分別是250萬港元及25萬港元。
此外,部分海外國家偶爾會發生恐怖襲擊,因此產品的醫療保障是否涵蓋恐怖主義活動極為重要。在6款產品中,只有安盛、滙豐和保誠明確指出會提供相關保障。
【泰國日本放寬入境措施 疫下出遊買旅遊保有咩保障?:按此】
須每年續保 但未有保證續保條款
保費方面,海外升學保險每年續保,計劃逐年收費。雖然升學很多時候涉及頗長年期,但海外升學甚少出現「保證續保」條款,家長宜留意。

意外死亡或永久傷殘、嚴重燒傷
海外升學或有機會出現嚴重意外,上述保險都有提供相關保障,包括意外死亡、永久傷殘、嚴重燒傷等。以意外死亡或永久傷殘為例,藍十字、滙豐、保誠賠償金額高達120萬港元,而嚴重燒傷方面,滙豐賠償金額達50萬港元,而且涵蓋二級或三級程度。
在出現一些需要住院多日或一些不幸事故,海外升學保險都會提供「緊急家庭團聚」或「緊急啟程」交通開支保障,賠償親友前往探訪的費用,包括機票及住宿。6款產品均提供相關保障,藍十字、滙豐和Starr更進一步涵蓋受保人家屬的死亡,賠償受保人回港之交通費。
不過,不同保險公司對親友或家屬的定義,以及住院多少日才能夠符合賠償資格,條款都有頗大差異,因此投保前宜小心閱讀條款。
提供「教育基金」助交學費 「學業中斷」亦可索償
海外升學另一個常見的保障是所謂「教育基金」,即是指當受保學生的父母或合法監護人,如因意外不幸身故或傷殘,保險公司會提供持續教育補助基金,資助交學費。6款產品中,除了Starr外其餘都有提供,金額介乎20至30萬港元。然而部分產品就賠償設有限制,包括受保學生年齡以及須為未婚。
「學業中斷」則泛指因受保學生因長期住院或生病受傷、家屬身故,而無法繼續學業,保險公司將賠償已繳交但不能取回的學費。6款產品均提供相關保障,當中賠償金額以滙豐最高(30萬港元)。
不保事項包括極限運動
最後談談不保事項。海外留學保險常見的不保事項除了一些蓄意行為,亦包括一些極限運動,例如在海拔5千米以上進行高山遠足,或在超過30米水深範圍潛水;甚至是以職業身份參與或進行涉及賺取報酬的運動或活動等等,投保前有必要細閱條款。
可以用旅遊保險代替海外升學保險嗎?
不得不提,很多時候大家會混淆旅遊保險與海外升學保險,原因是兩者都有提供類似的保障,但旅遊保險無論是單次行程或全年旅遊保險,多數都會定明每次離港最長日數(如90日),因而並不適合往外地留學學生。
再者,海外升學保險也有一些獨有保障,例如緊急家庭團聚、教育基金、學業中斷,更為針對留學生需要。
以上保費資料更新至2022年5月30日,並未包括保險業監管局收取的保費徵費。最後更新日期至2022年5月30日。
本文最後更新日期2022年5月24日
【文章來源:10Life;原題:【海外升學保險2022】比較6款產品保障、保費 外地留學必讀!】
10Life是個保險比較平台,為用戶提供專業及中立的保險資訊。10Life團隊有精算師、保險產品專家及醫生顧問,致力解構各種複雜的保險產品。我們着重對消費者重要的因素,釐訂保險產品的評分準則,透過客觀的數據分析,計算出保險產品的評分。
【ET財智Talk】本港樓市漸穩 加息影響微?星展丘卓文分析按息及樓價走勢
=====
理財真實個案分析,立即免費下載《香港經濟日報》App
撰文 : Chris Pun 10Life總編輯
欄名 : 保險解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