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分析】施羅德調高今年全球通脹預測至4.7% 哪些行業具定價力可保盈利?

個人增值 18:58 2022/06/01

分享:

分享:

俄烏戰事至今仍未平息,汽油價格乃至食品價格持續上漲,令通脹壓力席捲全球。歐美主要經濟體的通脹率已升至數十年高位。施羅德投資亞洲區多元資產管理總監于學宇認為,通脹不會成為一種長期維持的狀況,但未來一段時間都不似有降溫跡象。施羅德最新將今年全球通脹率的預測提升至4.7%,2023年大幅回落至2.8%。

施羅德指出,通脹於短期內居高不下,意味着企業營運將面臨更高的材料、能源和運輸成本。若企業無法向消費者轉嫁成本,利潤則有可能會受到擠壓,致使投資者不得不關注成本上漲相關的風險。然而,由於目前市場上只有某些行業有能力藉着加價抵銷通脹的負面影響,因此定價能力於年內將是影響企業盈利狀況的關鍵因素。

有機及可持續食品需求遞增

施羅德指表示,在發掘擁有定價能力企業的過程中,可持續食品和水資源是值得留意的行業。除了行業與「環境及可持續發展」大趨勢密不可分,當中的龍頭企業不僅掌握策略定位的大權,能夠以加價的方式將成本上漲壓力轉嫁予消費者,藉此對冲通脹風險,更可從持續的需求中受惠。

目前,全球糧食和水資源系統存在不可持續的問題,全球人口數目持續增長亦正在加重糧食和水資源系統的負擔。據估計,在2050年或之前,全球將需要在提升糧食和水資源效率、可持續性方面投資高達30萬億美元,以滿足全球100億人口的需求。相關行業的冒起令新對策出現,透過低排放、低浪費及高產出的方式生產糧食和飲料。

隨着消費者追求更高質量和更健康的食品,大眾的飲食習慣漸漸出現了變化。留意到市場對有機及可持續食品的需求不斷提高,植物奶、肉類替代品等不乏支持者,相信能夠及時轉型的企業可捕捉當中的商機。

供需缺口增企業定價能力

除了飲食習慣方面的改變,「城市及生活方式」亦在科技進步等因素影響下飛快發展。例如網上購物愈趨普及,不單重塑了消費者的購物模式,更掀起了零售業的結構性轉變。

目前,多個市場的電子商貿消費已佔總銷售額40%以上,同時帶動存儲和倉庫的需求。鑒於存儲和倉庫設施供應仍有待跟上需求步伐,業內企業將擁有較強的定價能力,加上增長空間可期,在目前通脹環境下可望造好。

大宗商品前景續看俏

然而,央行貨幣政策以至地緣政局稍有風吹草動,都有可能觸發市場震盪。有鑒於此,目前對股票和政府債券抱持相對審慎的態度。

在傳統的股票和債券以外,投資者亦可考慮加入不同資產類別,透過提升投資組合的多元性,以在回報和風險管理間取得較佳的平衡。目前對大宗商品前景持相對正面的看法,預料黃金將在地緣政治及通脹風險升溫的情況下受到支持。此外,由於環球糧食供應鏈受阻的情況仍未解除,相信農產品表現亦將因為價格上漲而造好。不過,能源走勢仍將因俄烏局勢及個別地區疫情而存在變數,投資者需多加留意。

 

責任編輯:陳玉蓮

【ET財智Talk】本港樓市漸穩 加息影響微?星展丘卓文分析按息及樓價走勢

=====

想盡早財務自由,提早退休,立即免費下載《香港經濟日報》App取經

開啟hket App,閱讀全文

欄名 : 知多啲

緊貼財經時事新聞分析,讚好hket Facebook 專版
訂閱《香港經濟日報》電郵通訊
收取第一手財經新聞資訊 了解更多投資理財知識 提交代表本人同意收取香港經濟日報集團所發出的推廣訊息,你也可以查閱本網站的私隱政策使用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