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分析】亞洲半導體、科技股近月股價慘烈要止蝕? 施羅德教路分析長期趨勢
雖然過去數月對亞洲市場的半導體和科技股可謂是一段艱難歲月,但施羅德亞洲股票另類投資聯席主管Robin Parbrook認為,它們在長遠而言將會是跑出的板塊。
Robin Parbrook指出,今年以來亞洲市場的消費、互聯網、半導體及科技股普遍在大市走勢中受壓。互聯網股所面臨的監管不明朗因素仍然持續,而消費類企業則需要應付成本上漲壓榨邊際利潤,以及需求疲弱的雙重夾擊。
這些股票遭到拋售的潛在成因有哪些?Robin Parbrook相信,很大程度上是人們害怕對在家工作需求或已見頂,以及對手提電話銷售量的擔憂所致。 此外,在環球經濟轉弱的情況下,科技方面的需求亦有可能出現普遍回落。該行預期需求將出現短期放緩,而且有可能伴隨一些業績預期下調,但這些長遠主題並未有改變。
■資訊科技股估值出現明顯分歧■
長遠趨勢為半導體需求提供支持
現時,無論是電動汽車(EVs)、智能電網、充電網絡、網絡連綫、數據應用、人工智能(AI)、雲端服務,還是自動化,種種大趨勢均與半導體息息相關。這科技轉型的進程當中,似乎只是處於起步階段。例如,過渡至電動汽車及出行將是近代經濟史上花費資本最龐大的轉型之一,單是美國便有2億5千萬輛內燃機貨車及車輛需要更換。考慮到電動車的電池、動力總成(Powertrain)乃至駕駛及內飾配置均需用到半導體,每輛電動車的平均半導體總值相當於1,000美元左右。相比之下,典型的內燃機汽車半導體總值只是400美元左右。
從投資角度來看,中國及全球各地共有數百家電動汽車初創企業,要判斷當中勝敗誰屬並不易,但可以確定的一點是它們都將在製造電動汽車的過程中使用大量的半導體。
有鑑於此,該行會視半導體為擁有強勁長遠增長前景的周期性行業。
【瑞聯銀行調低中國全年經濟增長至3.7% :按此】
責任編輯:陳玉蓮
=====
想盡早財務自由,提早退休,立即免費下載《香港經濟日報》App取經
欄名 : 知多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