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韻澄由樓市轉研究幣市嚴守止賺止蝕 願為兒子改大花筒壞習慣(立即收看)
莊韻澄(前名莊端兒)年輕時曾是個樓市炒家,雖然曾靠炒樓賺近千萬元,但她也曾是一名大花筒,名牌手袋、車等想換就換。炒樓以外,她自小也在母親的耳濡目染下,培養對投資的興趣,股市、滙市,甚至是虛擬貨幣,她也曾涉足過。成為人母後,她期待自己也能以身作側,教兒子守好財富。
大花筒有錢就使 買儲蓄保基金守財
莊韻澄自小不愁衣食,但同時也造成她大花筒習慣。她在大學畢業後已跟隨從事地產業的媽媽買樓,曾靠炒樓賺近千萬元,深知自己難守住財富,她會透過基金、儲蓄保險及定存等,「強逼」自己儲起一筆錢,以備不時之需。「我有錢一定會花光,所以會做『好傻仔』的基金或儲蓄保險,定期儲蓄兼收息,幾年後就會多一筆錢。」
【8萬首期碌卡搞掂 黃金時代炒樓賺近千萬 莊韻澄:先甜後苦非好事:按此】
買賣期指睡醒賺數萬元 怕投機改買藍籌股
穩陣投資以外,莊韻澄也試過短綫買賣期指獲利,一覺睡醒發現多賺數萬元,但試過損手後,她認為自己投資股票並不在行,所以有嚴格控制投資資金,大多均不多於10萬元:「我覺得若然沒有努力研究之下投資,就如同賭博一樣,而我也非喜歡賭博的人,不想用此方式賺快錢,我知自己有大花筒的壞習慣,所以不敢將大額資金作短炒。」
近年為守住財富,她再也不敢在股市投機,反而選擇相對穩定的藍籌股:「我認為人與人的通訊很重要,所以有投資電訊及保險股等藍籌,作長綫投資。」






【莊韻澄投機損手轉投藍籌股 創業求腳踏實地保住財富:按此】
愛研究幣市 願為兒子改大花筒壞習慣
近年虛擬貨幣成為灸手可熱的投資工具,莊韻澄坦言,自己早在比特幣興起初期,已買入少量作為投資,由於投資資金不算多,所以就算比特幣價格大幅上升後,仍一直持有,未有選擇沽出。她認為,虛擬貨幣涉及不同的投資主題及科技,可從中學到很多東西,但同時需要花時研究,才能夠從中獲利:「投資虛擬貨幣也要做很多功課,要不然就好像再進入一個大賭場。由於虛擬貨幣價格上落很大,我會設定自動止賺止蝕,以免因為價格波動而錯失回報,甚至造成損失。」
莊韻澄去年誕下兒子成為人母,作為經驗豐富的投資者,她認同投資理財應從小學起,又希望自己能夠為兒子一改大使的壞習慣:「希望能教他要錢搵錢以外,也要學懂如何守財也相當重要,不想他如我一樣有亂花錢的習慣,甚至在有金錢需要時,要賣物套現。」
記者:李瑩
====
理財真實個案分析,立即免費下載《香港經濟日報》App
欄名 : 理財Star Tal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