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展望】新興市場價值重估有望反彈 把握機會布局

博客 13:15 2022/03/15

分享:

分享:

2021年對新興市場投資者來說是段艱難的時期,MSCI新興市場指數落後於MSCI發達市場指數近25%,是近10年來兩者之間的最大差距。疫苗供應缺乏、通脹、貨幣政策緊縮,還有中國和巴西充滿不確定性的經濟環境,種種因素導致新興市場經濟的重啟步伐落後,儘管存在這些挑戰,但我們依然認為新興市場前景轉趨明朗,而且充滿機遇。

估值可帶來支持 

在預估未來收益的基礎上,MSCI新興市場指數的交易價格較標準普爾500指數有42%的折讓。美國市場的估值在過去兩年增長17%,而新興市場估值則收縮3%。隨疫情後的市場環境愈趨正常,經濟的不確定性開始消散,價值重估將為新興市場帶來機會。

【景順:能源供應衝擊加劇通脹 保持資產多元化應對危機:按此

新興市場央行率先對抗通脹

全球通脹壓力不斷升溫,許多發達市場或將加快收緊政策利率,但在MSCI新興市場指數中,包括南韓、墨西哥和巴西在內的近一半央行已經開始加息以遏制物價上漲。新興市場央行率先對抗通脹,並通常受到美國和歐洲等發達市場推出的緊縮措施影響較小,所以新興市場可能會比許多發達市場更早轉向鴿派,對新興市場股市而言是個好兆頭。

    點擊圖片放大

中國及新興市場或有望反彈

中國市場是2021年下半年拖累新興市場表現的主要原因。監管措施收緊,特別是房地產和科技行業,引起很多投資者的憂慮。然而,政府最近積極的政策訊號有助提升投資者的信心。在12月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當局強調穩增長的重要性,以及提出放寬監管措施的可能,藉此提振房地產行業。儘管2021年充斥不利因素,但中央仍將GDP增長目標定在5.5%左右。

【大跌市點算好? 一文了解投資攻略、對冲避險選擇、名人智慧:按此

中國市場上一次以雙位數跑輸新興市場已經是在2016年,而2016年與2021年的相似之處正是缺乏明確性的監管政策。隨着不確定性陸續消散,中國在2017年引領新興市場強勁反彈,回報率達54%,遠超MSCI世界指數30%以上。歷史的重演並非必然,但新興市場情緒低迷過後,往往是投資新興市場股票的上佳時機。

 

======

理財真實個案分析,立即免費下載《香港經濟日報》App

開啟hket App,閱讀全文

撰文 : Josh Rubin 尚渤投資管理董事總經理兼投資組合經理

欄名 : 市場尚論

緊貼財經時事新聞分析,讚好hket Facebook 專版
訂閱《香港經濟日報》電郵通訊
收取第一手財經新聞資訊 了解更多投資理財知識 提交代表本人同意收取香港經濟日報集團所發出的推廣訊息,你也可以查閱本網站的私隱政策使用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