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G】淨零減碳大勢所趨 基金界主動出擊跨越轉型障礙
▲ 【ESG】淨零減碳大勢所趨 基金界主動出擊跨越轉型障礙
相信大家都知道,世界愈來愈講求環保,近年全球政商界更是掀起了一股「淨零碳排放(Net zero emissions)」熱潮,對於解決氣候危機紛紛呈現前所未見的積極態度。截至2021年11月,逾140個國家已提出了淨零排放的目標或路綫圖。可以說,環保、減碳已不再是紙上談兵,而是要確確實實履行的國際義務。
淨零之路難免有障礙
邁向淨零之路,將為我們帶來各種新機遇,但當中難免會遇上不少障礙,各種新出現的概念,有時也會令人「傻傻分不清」,例如「碳中和(Carbon neutrality)」和「淨零碳排放(Net zero carbon emissions」到底有沒有分別?又,在實行淨零時,我們是否應該計入跨國排放,例如把國際航空與海運包括其中?這些議題都尚未定論。
除了是概念上的討論,部分國家在實行減排上亦遇上不少困難。尤其是缺乏資金和技術的發展中經濟體,需要在對抗氣候變遷的同時兼顧經濟發展,將轉型過程中的潛在負面衝擊降至最低。
【調查:亞太區職場性別差距收窄 女性高管比例達3成關鍵水平:按此】
對於企業而言,氣候相關風險相當廣泛,除了頻密發生的極端天氣會帶來潛在經濟損失,企業也要處理好與政策、法律、技術及市場變化相關的過渡安排。而對於這些技術性東西,一般投資者都未必能深入地了解。
主動而行成氣候先鋒
不過,既然淨零轉型已是無可避免,我們與其被動地應對,倒不如主動而行。近年基金業界便發起了全球「淨零資產管理倡議(Net Zero Asset Managers initiative)」,至今已有236家基金公司簽署,合共管理高達58萬億美元的資產,目標是於2050年或之前實現溫室氣體淨零的排放目標,與聯合國的1.5°C減碳目標看齊。
【報告:女性投資表現較男性優勝 重視ESG程度高男性兩倍:按此】
奉行主動式資產管理的安聯投資,也是這個倡議的成員之一。我們的減碳做法有幾個:
- 推出各類可持續產品,以滿足投資者的需求
- 即使在一般的投資產品中,我們都會把ESG因素整合到投資流程之中,務求提升整體的標準
- 我們積極地與投資的企業接觸互動,例如透過股東大會的代理人投票,推動企業的減碳目標,並且密切監察其進度,希望能與企業並肩,成為行業中的氣候先鋒。
- 貫徹資產管理的責任,披露重要的氣候風險資訊,例如如何將氣候風險與機會融入自身營運與投資流程之中。
要達到零碳目標並非一蹴而就,也不應靜觀其變。制定靈活而穩健的策略,主動把握各種變化,才能共創更美好的明天。
【關於作者】
何忠熙為安聯投資(Allianz Global Investors)可持續發展專員,專責推動亞太區內可持續投資產品的發展和策略, 並負責可持續發展相關的顧問和倡導工作。安聯投資作為一家領先的主動型投資管理公司,管理一系列可持續投資基金,提供多元化的可持續投資策略。
=====
把握ESG機遇,立即免費下載《香港經濟日報》App
撰文 : 何忠熙 安聯投資可持續發展專員
欄名 : 安聯投資ES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