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卓娜悔投資貪勝不知輸 「差唔多輸咗層樓」 20年前置業持貨至今升值500萬(立即收看)

個人增值 20:00 2022/03/04

分享:

分享:

楊卓娜與妹妹楊茜堯(前名楊怡)先後加入電視台,一同踏上演藝之路。演藝事業以外,她早在20年前獨具慧眼,與妹妹合資購買將軍澳約700呎單位,當時樓價只需200多萬元,持貨至今已升值500萬元。回望當初放棄花費享樂而供樓,楊卓娜從不覺得辛苦,反而覺得買磚頭換得安身之所相當值得。

【伍樂怡開貝果店靠口碑吸客 創業不為賺錢為興趣:按此

沙士前與妹合資 200萬買將軍澳樓

楊卓娜於2001年參加香港小姐競選後,便簽約加入電視台,比起妹妹遲了2年才入行。當時她們家住在沙田,每次到將軍澳上班都要花費不少金錢及時間,楊卓娜因此開始萌生在公司附近置業的想法。

「當時在將軍澳租樓每月租金都要6,000至7,000元,其實與供樓差不多,我就情願辛苦一點,有自己的物業。」當年她為實現買樓夢,不惜「氹」妹妹一起夾份供樓,加上向母親借了部分資金,付5%首期就買,以約200萬元購入將軍澳700呎單位。她坦言,當時買樓數個月後就是沙士,曾後悔太早入市,錯過樓市低迷的時機。

    點擊圖片放大
    +4
    +3

初入行月薪僅6000元 為供樓減少花費

兩姊妹一同追逐演藝夢,再合資置業,楊卓娜坦言妹妹曾反對買樓這個決定:「她當時入行不久,收入不穩定,更需要錢去應酬、裝扮自己,後來在我和母親說服下,她才願意夾份。」她與妹妹理性分析買樓的利弊,並供樓當儲錢的理由成功說服她。

楊卓娜當時初入行月薪只得6,000元,為供樓都要咬緊牙關,每月都要將收入三份之二用作供樓,只好在節省生活開支,減少與朋友外出聚餐。「當時慳錢有很多方法,因為公司就在家附近,有時沒公司車時,我也不會搭的士,選擇步行回家,慳錢之餘,也能當作運動。」

【幸得父母建議 高鈞賢早年置業 樓價升3倍(立即收看):按此

雖然為供樓減少不少物質上的享受,但她從不覺得是犧牲,反而認為買得安居之所相當值得:「我從來都不太需要物質享受,有很清晰目標及方法去儲錢,也享受做不用花費的休閒活動,例如閱讀、看電影及聽音樂,滿足心靈需求,我覺得很豐足。」

物業持貨至今已升值500萬元,但兩姊妹因對單位有感情,未有選擇沽出,仍在收租。

    點擊圖片放大
    +5
    +4

投資貪勝不知輸 累積損失好比一層樓

雖然楊卓娜為人知慳識儉,但投資方面就相當進取,更試過因為貪心及不甘心,愈輸愈多:「我也是過來人,曾經輸得很慘烈,損失金額好比一層樓。」

她當時也是聽從別人的推薦開始投資股票,起初試過有滿意的回報,怎料是悲劇收場:「輸錢皆因贏錢起,就如賭博一樣,別認為股票是必然致富途徑,並不能全盤依賴,幸好當時我也不算是瞓身,只是投放數成資金。」

她坦言損失並不是因為消息有誤,而是自己過於貪心:「當時是不斷投資不斷損失,損失後又不甘心,又再投放資金,又繼續損失⋯⋯」作為過來人,楊卓娜分享經驗之談:「最怕是不甘心,不懂得回頭,所以大家也要學會適可而止。」雖然損失金額大,但她未有被股市嚇怕,她現時也有繼續投資,傾向選擇業務穩建的企業,例如是藍籌股等並長綫持有。

 

記者:李瑩

同場加映:20歲首置獲利百萬 買中白石角獨具慧眼? 馬景華:有運氣

=====

理財真實個案分析,立即免費下載《香港經濟日報》App

開啟hket App,閱讀全文

欄名 : 理財Star Talk

緊貼財經時事新聞分析,讚好hket Facebook 專版
訂閱《香港經濟日報》電郵通訊
收取第一手財經新聞資訊 了解更多投資理財知識 提交代表本人同意收取香港經濟日報集團所發出的推廣訊息,你也可以查閱本網站的私隱政策使用條款
訂閱《香港經濟日報》電郵通訊
收取第一手財經新聞資訊 了解更多投資理財知識 提交代表本人同意收取香港經濟日報集團所發出的推廣訊息,你也可以查閱本網站的私隱政策使用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