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護自己利益也要顧及他人 培養孩子懷善念

博客 12:25 2022/02/25

分享:

分享:

當遇到人際關係的問題時,即使自己有理,但處理方法有很多種,利用技巧做到不傷害人,又幫到自己便最好了。

父母以故事代替說教,孩子可能聽得更入耳。縱使他們未能完全明白,但自小培養孩子懷善念,在維護自己利益的同時,也顧及他人,不應只想着「你錯,所以抵死」。

給人機會也是給自己機會。

以下有一個故事:有一戶全村最窮的人家,父親帶着兒子在半夜去別人的田地裏偷菜。當要離開時,幾歲大的孩子對父親說:「爸爸有人在看着我們。」父親大吃一驚,拋掉手上的蔬菜,但卻看不到任何人,孩子告訴他是月亮在看着。父親感到很內疚,向孩子承認偷東西是不對的,最後空着手,餓着離開。

倘若沒有孩子的提醒,父親會被當場逮着,因為菜園主人正等着捉他們。當那父親帶着孩子離開後,菜場主人想,為何我一定要逮着他們呢,捉了父親去坐監,就是代表最好的懲罰嗎?他為什麼要偷竊呢?有沒有更好的解決方法呢?

【培養子女盡孝道 預防家庭關係疏離:按此

主人輾轉反側一夜,第二日叫那父親來,跟他說:「你可否幫我收割蔬菜?我會支付工錢」。有了工作,貧窮的父親不用再去偷菜,孩子也有尊嚴,不用跟着父親做不誠實的事。

菜田主人做了一件雙贏的事,他不用再擔憂有人來偷菜,也找到幫手,解決了問題。

懷善念帶來正能量,會令別人和自己好過一點。

【爸爸的角色‧之十】

【作者簡介】教育學者,「理財啟苗」聯合創辦人。與香港教育大學研發「4S課程」,把實證為本的研究結果轉化為實用的活動供父母及學校使用,促進兒童、青少年及親子理財的發展。

=====

理財真實個案分析,立即免費下載《香港經濟日報》App

開啟hket App,閱讀全文

撰文 : 李錦博士

欄名 : 親子理財

緊貼財經時事新聞分析,讚好hket Facebook 專版
訂閱《香港經濟日報》電郵通訊
收取第一手財經新聞資訊 了解更多投資理財知識 提交代表本人同意收取香港經濟日報集團所發出的推廣訊息,你也可以查閱本網站的私隱政策使用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