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FH影響 物業買賣宜預留更多時間
第五波疫情來襲,在政府之外,多家銀行亦已安排職員在家工作(WFH)。雖然說本地銀行過去2年已累積大量的職員WFH經驗,應該不會重現初時手忙腳亂,令按揭申請大塞車的情況。但在買家角度看,宜為買賣預留更多時間,減少疫情時間按揭審批時間可能延長帶來的風險。
涉按保宜爭取更長成交期
理論上,香港的網絡速度理想、過去2年的疫情,也為各家機構帶來充裕的時間提升網絡設備,單以操作電腦來說,職員在家抑或在辦公室工作,差別已經不大。但參考過去數波疫情,按揭審批的時間多多少少有所延長。由買家的角度考慮,為安全計,宜為買家爭取較正常為長的交易期:不涉按揭保險的,過去45天的成交期算是安全,大可與賣方商討,延至60天。但涉及按保的申請,宜爭取更長的成交期。
在成交期之外,買家如一早準備好整全的文件,亦有利於銀行按揭審批,包括:
- 臨時買賣合約
- 身分證明文件
- 有效住址證明
- 3至6個月糧單
- 3至6個月銀行月結單
- 稅單
在時間及文件之外,買家也要留意,如果疫情持續,會
會令樓價出現調整、物業估價下調,萬一出現估價不足,便需要準備更多的資金以完成交易。
【借錢做首期? 按揭申請分分鐘被拒批:按此】
最後,參考過去經驗,銀行會以更保守的標準審視受疫情影響行業的按揭申請人的入息。例如飲食業、旅遊相關行業等,即使就業情況已有改善,銀行仍可能在計算此類申請人的非固定收入時,採用較嚴格的標準,此都可能影響壓力測試的計算,令可借入的樓按金額減少。
綜合而言,疫情之下入市,無論在申請按揭的時間上、抑或物業估價、個人入息計算上,都宜保守一點,以策安全。
=====
理財真實個案分析,立即免費下載《香港經濟日報》App
撰文 : 葉敬誠 按計劃有限公司執行董事
欄名 : 宏觀論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