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財個案】月入4萬持150萬現金 應增持股票或買樓投資?
▲ 【理財個案】月入4萬持150萬現金 應增持股票或買樓投資?
不少人認為投資磚頭最保值,但買樓以外,股票等投資工具亦可為投資者帶來吸引的回報,如有現金在手,應如何取捨?有讀者月入4萬元,現時持有150萬元的存款,他正掙扎到底應買樓投資,或增持股票。看看龔成是如何回答。
讀者:
你好,本人月入4萬元,想向你請教理財方面。
本人月供股票1萬元滙豐 (00005) 和港鐵 (00066) 。
另持有50萬元股票,但買得好雜,佔較大比例有恒地 (00012) ,中移動 (00941) ,其他有港交所 (00388) ,建行 (00939) ,長和 (00001) ,吉利 (00175) 。
其餘存款都是做定期或買債券,約150萬元左右。
我覺得我持有現金比例太多,我在掙扎到底買樓投資,還是增加股票?
現在的投資組合需要轉嗎?
個案重點:
- 月入:4萬元
- 月供股票:1萬元
- 股票:50萬元,較為分散
- 定期和現金:150萬元
理財目標:持現金比例過多,應投資物業或股票?
【43歲夫婦月入11萬擁2物業 怎部署7年後退休兼儲400萬子女教育基金?:按此】
龔成:
你持有50萬元股票,你要睇當中的質素。決定繼續持有與否,最重要就是分析「企業質素、前景」,買入價不是重點。如果當中有質素不佳的企業,就要賣出。
要記住最重要是建立一個長期的「財富組合」,要優質、要平衡、要適合你的年齡與風險承受程度。
同一行業不能太多,同一股不能太多。要平衡,建立後長期持有,不是買賣賺差價,而是成為你財富組合一部分。
暫時睇,你上述持有的股票,都是有質素的,可以長綫持有。
你月供港鐵可以,但滙豐則未必適合持有太過多,這是收息股,增長力不算強,同時不建議過度集中在銀行股。
至於定期及債券,都是較為防守性的產品,是否適合你投資,其實好睇你的年齡階段。
當我哋進行人生財富累積,會運用「先增值,後現金流」的方法,年輕人應投資較多增值類資產,而較年長的,則應投資較多保守類項目,因為年輕人的財富系統未成形,同時負擔較少,可承受的風險度較高,所以會着重增值為先。
【80後夫婦月入逾11萬擁2物業 如何製造每月3萬元被動收入?:按此】
所以,如果你較年長,組合較多收息類資產是可以的。但如果較年輕,就應該着重增長方面。
至於是否買樓,首先,要睇你有無自住需要,如果長遠你是有自住需要,咁就可以買。因為這刻的香港樓,自住的買入價值仍在。
不過在投資方面,這刻則只是中等,因為這刻的其他資產,回報率都較投資物業高,而物業現時的租金回報率較低。
香港樓市,中短期會有少少上落(但不會大跌),長遠會向上。
在長遠計,我仍相信樓市在長遠計,因供求關係,仍是向上多。不過從租金回報率,即是投資的角度,就唔算好吸引。
【本文獲作者龔成授權轉載】
撰文 : 龔成
欄名 : 80後百萬富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