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規劃】5旬夫婦持多個保險是否足夠? 應否為子女再置業?

退休規劃 19:10 2021/12/08

分享:

分享:

毋須為孩子提早置業

伍先生夫婦聯名擁有兩個已完成供款的私人物業,一個自住、另一個父母正在居住。由於兩個物業都是自用,所以不會計算在可投資資產中。伍先生對投資股票不熟悉,所以會跟從朋友買股票,現時累積超過200萬元。像保險一樣,他從來沒有檢討投資,也不懂如何止賺及止蝕。雖然如此,他仍然繼續投資股票,因為他相信股票可以增值和方便提取,在適當時候可以提取資金來購買住宅物業作投資。

【手持兩物業流動資金只有10萬元 58歲女士有可能提早退休嗎?:按此

他們現時有存款200萬元及股票組合現值200萬元,共400萬元,希望可以作為購買三房單位的首期。Patty問他們有否考慮清楚再集中投資在物業的目的、成本、風險及回報等問題,他們當然沒有詳細了解,只知道持有多一個單位可以在退休時每月有租金收入,以及可以將物業留給子女長大後居住。其實現時租金回報率每年大約2%多些,伍先生的年齡限制了還款年期,此消彼長下租金可能都不能夠抵銷按揭還款,加上還要每月支付管理費、每年繳交物業稅、及支付未來物業維修費等,真是需要認真考慮是否要再增加投資額在物業上。而且現時兩層物業已是由他們名義持有,所以如果再購入物業便要繳交雙重印花稅。

Patty進一步解釋,現時住宅物業的價值已經很高,假如投資400萬元在物業首期,隨之而來是25年按揭還款生涯,退休後都要繼續供樓。就算物業價值上升,他們又因為租金收入而不打算出售,那麼400萬元便被鎖住,對他們的退休生活幫助肯定打了折扣。況且孩子現時只有十多歲,還未到可以獨立生活的階段,實在沒有需要現時便考慮為他們置業。伍先生夫婦實際上應該為了將會在10年內到來的退休生活而將資金增值,考慮到風險因素,Patty建議他們應該選擇有保證及比較表現穩定的投資理財產品,以應付退休時的生活費用。

保險儲蓄計劃可傳承

Patty又提議他們可以分散投資,先保存適量應急錢及保險保費後,將現金200萬元放在有保證及可簡單做到傳承效果的保險儲蓄計劃,在他們65至90歲時,預計每年可以提取25萬元左右。假如到時不需要提取,資金可以繼續滾存增值之餘,亦可以在更大年紀時傳給子女,而且毋須任何成立及管理費用。這組合亦能平衡其他是可投資資產是股票的風險。另外,他們合共的收入已需要支付最高薪俸稅稅階的17%,所以建議他們可以利用扣稅年金計劃,每人每月額外供款5,000元,合共1萬元,每年便有機會節省20,400元的稅項。

子女年紀細不用買保險?請按【上一頁

 

【原文刊於第734期《iMoney》(收費文章)】

【關於作者】
林昶恆(Alvin)在金融服務機構累積了近30年工作經驗,現時是一名獨立專業理財教練(Money Coach),為不同機構提供正向理財教育,講座演說和培訓課程,亦提供個人理財人生咨詢,每年獲邀出席各類活動超過200場。Alvin出版了多本個人理財書籍,《四桶金富足退休指南》已發行到第四版。

開啟hket App,閱讀全文

撰文 : 林昶恆 香港第一代認可財務策劃師、香港大學輔導學碩士及中文大學金融學碩士

欄名 : 你財策劃師

訂閱《香港經濟日報》電郵通訊
收取第一手財經新聞資訊 了解更多投資理財知識 提交代表本人同意收取香港經濟日報集團所發出的推廣訊息,你也可以查閱本網站的私隱政策使用條款
訂閱《香港經濟日報》電郵通訊
收取第一手財經新聞資訊 了解更多投資理財知識 提交代表本人同意收取香港經濟日報集團所發出的推廣訊息,你也可以查閱本網站的私隱政策使用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