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睛去旅行 先看百達翡麗博物館廿載最新佈局
姜濤說得對,做好作品讓它替自己說話。
只因某些好,就算有聲音導航,得靠心神領會,戴過方知它的厲害,而已逾百年歷史的瑞士錶王百達翡麗(Patek Philippe)是箇中能手。難得他們沒自肥之心,不把經典封存,廿年前率先建起自家博物館,讓鐘錶用機械來表白,勝過人間萬語千言的護航。即使現在飛行仍屬奢侈事(時間上),那先來眼睛去旅行,日後親身參觀就當作給自己獎勵吧!
2001年11月,是全球鐘錶界重要的一年,因百達翡麗時計歷史館於日內瓦開幕,這鐘錶館藏約2,500枚鐘錶、自動機械裝置、珍品和微繪琺瑯肖像等,難得之處它不是一個品牌的個人表演,而是集各家之大成的演。20年來,已錄得6萬多人次入來參觀。一切,源於百達翡麗於1839年開始製錶的故事,也是向旗下錶匠大師們致敬,默不作聲的他們盡心盡力地為運行的發條、齒輪、彈簧與擺輪軸心等,加強之間的關係和默契,這也是現任榮譽總裁Philippe Stern的構思,在其太太Gerdi女士監督下打造了這無拘無束的與時間對話的迴廊。博物館樓高三層,每層主題不同,大有「山上層層桃李花,雲間煙火是人家。」之感。
百達翡麗時計歷史館建議訪客從地下樓層開始參觀,繼而前往四樓、三樓和二樓,依次欣賞各層珍藏。
展出一些古時鐘錶師及珠寶工匠的工作枱,重塑昔日工作坊的氛圍。同場展出一系列來自18至20世紀中葉的製錶工具及機器,每項製錶工序及一連串潤飾時計步驟。為求場景完美,此處特設一個工作室,由大型窗戶環抱,讓人想起以往閣樓工匠的工作環境。
全層展出約1,500枚時計,包括袋錶、墜子錶、腕錶及小型枱鐘,構成20個展覽專區,由品牌創立1839年至2000年的作品,巨細無遺以供參觀者觀賞。大可從中認識20世紀初美國收藏名家,也可欣賞品牌利用掐絲琺瑯或微繪琺瑯工藝外,最近展館增添新環節,一窺現有主線產品系列的原來時計模樣,包括Calatrava時計(1932年)、Golden Ellipse時計 (1968年)等。






廿載後的新裝置
廿年來物轉星移,展館也回應時代需求之不同不斷微調佈局和面向,其中重組兩大珍藏系列,每個系列現由20個展區組成,多角度觀賞鐘錶的演變,同時間看看同行宇宙百達翡麗如何以鐘錶跟時代對談。難得場館也增設聲音導賞選擇(為此推出應用程式,提供約20小時語音導覽,有英文、法文和德文選擇。2023年起會提供其他語言選擇),參觀者可透過平板電腦享用最新服務。
它提供相關展品資料,每件展品都會以詳解方法其由來和建議佩戴方法,表示品牌不只製錶,也愛與科學、時裝、藝術運動和社會變遷交流。時代跟個人化密不可分,展館提供Philippe Stern建議路綫圖,也歡迎參觀者自訂行程,只為表達在時間洪流中大家都是殊途同歸吧?
當然,這應用程式內含約10,000張照片,探究展櫃實物較難看清的特色部分,參觀者可放大圖像來看細節位,有別於其他博物館只可遠觀不可近看,這想法真體貼呢,那麼我們屏息靜氣,起行!
為慶祝歷史館成立20周年,館方誠為廣大讀者發行兩本全新書冊,每本厚達100頁。其中1本談及館內古董鐘錶珍藏,另一本則是百達翡麗鐘錶珍藏。英文版本於2022年出版,發行10,000本,禮盒裝或獨立單本裝以供選擇。
此層展出1,200件劃時代展品,以宏觀方式一覽便攜式時計和裝飾藝術歷史。本樓層也劃分20個專區,由16世紀初首批便攜式時計問世開始,本樓層千奇百怪形狀的時計裝置,像溶了時間的鐘那樣,時間以方形、橢圓形、球形、十字、人類頭骨和海豚造型等呈現,大開眼界!
要看百年歷史,站在時間迴廊也得有詳盡歷史資料庫來作補完,包括創辦人百達(Antoine Norbert de Patek)和菲臘(Jean Adrien Philippe)的手稿。重現Henry Stern的辦公室,展示Philippe Stern父親,即現任總裁Thierry Stern 祖父當年的工作環境,統統讓人珍惜日內瓦最後一間仍由家族持有,獨立自主的出色鐘錶製造商!
百達翡麗時計歷史館
地址︰瑞士日內瓦1205 Vieux-Grenadiers大街7號
時間︰星期二至五(2pm-6pm)、星期六(10am-6pm)、星期日、一及公眾假期休館
查詢︰patekmuseum.com
撰文 : 黃鑑江
欄名 : 型男玩物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