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下健康保障需求轉變 保險業如何革新產品服務應對?

博客 12:05 2021/11/26

分享:

分享:

抗疫至今接近兩年,新冠肺炎改變了我們日常生活習慣及社交模式,亦令大眾的健康意識進一步提高。今年年初宏利發表的《宏利亞洲康健調查》結果顯示,超過50%的香港受訪者計劃在未來半年內投保新的保險產品,當中又以危疾及醫療產品最為港人重視;而疫情改變消費者心態,港人對於自身健康保障除了追求長遠健康規劃,更期望保險產品夠全面及靈活,可以抵禦突如其來的未知危機。

面對消費者需求的轉變,我們留意到保險業紛紛加速革新,在產品和服務體驗設計方面突破傳統,以滿足新興需求,例如危疾保障涵蓋未列明疾病、日間醫療中心服務日趨普遍、以及加快應用電子投保及索賠平台等種種發展趨勢均值得留意。這為產品提供更廣泛的可能性,最終受惠是消費者。

保障涵蓋未列明疾病 以身體損害程度為賠償基準

未知疾病及傳染病的可怕你我或許歷歷在目。2003年爆發的SARS(沙士)在香港造成1,755宗確診及299宗死亡個案;2019年末新冠肺炎來襲,其傳染性較SARS更高,至今在全球已造成超過500萬宗死亡個案。如何發揮醫療保險的作用,將保障擴展至預料之外的未知疾病,是保險業界需要思考的共同命題。市場上有保險公司推出新的危疾產品,創新地以受保人的身體損害程度為賠償基準,一旦受保人不幸需要入住深切治療部,不論特定疾病,受保人同樣能夠獲得保障。換言之,保障可以橫跨至列明及未列明疾病,受保人可以真正安心。

【與末期乳癌共存25年 比較12款多重賠償終身危疾守護力:按此

除了推出新危疾產品外,保險公司亦紛紛推出連串加強保障客戶的方案。如宏利在新冠肺炎爆發初期,迅速為客戶提供免費的額外新冠肺炎保障,成為市場率先推出此類保障的保險公司之一;而隨着政府開展疫苗接種計劃後,我們更將免費保障範圍涵蓋至接種疫苗可能引起的副作用,保障客戶免受不確定性威脅。

擴大日間醫療中心網絡 減到院求診憂慮

此外,疫下醫院人手及服務供應緊張,大眾亦擔心出入醫院有機會增加感染風險,故此保險公司加快步伐擴大旗下日間醫療中心網絡,為大眾提供另一個安心治療的好選擇。日間醫療中心的設備和規格已達一定水平,不論檢查及簡單的手術均可進行,例如常見的胃鏡、腸鏡、膀胱鏡等內窺鏡檢查;由於日間手術需時較短,病人毋須留院,可減少院內交叉感染的風險。

【每年續保 vs 保證終身續保應點揀? 解答醫療保常見問題:按此

電子化投保及索賠 迅速回應客戶所需

疫情同時催化各項「零接觸」產品服務發展,例如客戶可以透過網上平台與經紀進行視像交流,遙距購買保險產品。同樣地,索賠亦逐步數碼化,早於2018年宏利就推出ClaimSimple平台,讓客戶隨時隨地透過網上申請不多於1,200港元的門診索償及不多於3,000港元的住院索償,只需簡單步驟即可完成申請。若客戶利用網上平台提交與新冠肺炎相關的索賠申請,不論索賠金額,宏利將會優先處理此類索償。

這場世紀疫症令保險產品與服務出現突破,為受保人提供更周全及理想的保障方案。雖然我們無法預料任何未知疾病的出現,但保險業界會密切留意市況,緊貼未知疾病發展的趨勢及風險,因應需要革新產品保障與服務,期望能夠迅速為客戶擴大防禦網,全方位應對未知危機。

 

開啟hket App,閱讀全文

撰文 : 紀榮道 宏利香港首席產品總監兼康健主管

欄名 : 宏觀先機

緊貼財經時事新聞分析,讚好hket Facebook 專版
訂閱《香港經濟日報》電郵通訊
收取第一手財經新聞資訊 了解更多投資理財知識 提交代表本人同意收取香港經濟日報集團所發出的推廣訊息,你也可以查閱本網站的私隱政策使用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