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息投資】股市波動仍可收息?股票掛鈎產品是甚麼?
市面上有收息產品林林總總,除了有最基本的定期存款外,之前亦曾介紹過貨幣掛鈎存款,因為這類產品是一種結構性投資產品,因此相對上較傳統存款或定存更為高息。說到結構性產品,其實還有外幣以外的掛鈎產品,例如股票掛鈎投資(Equity Linked Investments, ELI)。
【賺高息不只掛鈎存款!股票掛鈎產品如何操作?:按此】
股票掛鈎投資原理
股票掛鈎投資同為包含衍生工具的產品,是以股票、一籃子股票或指數作為掛鈎目標的投資,其操作原理與貨幣掛鈎投資類近,例如投資者看好的某隻股票走勢與預期一致,投資者便可獲得利息和本金,不過部分ELI產品設有氣墊機制及贖回機制,操作上與一般的掛鈎投資略有不同。
投資者在投資ELI時,如股價在結算日收市價時等於或高於行使價,便可獲得本金及利息。反之,若結算日收市價低於行使價,投資者便需要以行使價換入股票,俗稱接貨。行使價是由發行商制定,一般是股票現貨價的75%至85%不等。
- 氣墊機制是甚麼?
氣墊機制目的在於減低投資者接貨的機會,發行商會先制定氣墊水平,氣墊水平一般訂於較行使價更低。當到期日時,如果投資者購買的ELI其結算日收市價低於行使價,但氣墊觀察期內(即投資期內)的股價又未曾跌低於氣墊水平,投資者便可取回本金和利息,而毋須接貨。但若股價在氣墊觀察期內曾跌穿氣墊水平,同時結算日收市價又低於行使價,投資者就必須要以行使價買入股票,有機會造成虧損。
- 贖回機制是甚麼?
贖回機制可讓發行商在特定情況下,於到期日前提早贖回ELI。贖回價由發行商制定,只要在投資期內的收市價出現高於贖回價的情況,便會觸發贖回機制。此時,產品會被發行商提早贖回,而投資者則可提早取回相關期內的收益及本金。
至於這些機制是如何運作,以減低投資者接貨的機會或者提早取回本金,請留意下一篇文章。
【博賺高息好過做定存 貨幣掛鈎存款如何操作?:按此】
【高息但未必保本? 認識貨幣掛鈎存款4大風險:按此】
【貨幣掛鈎存款適合甚麼投資者?:按此】
【同是「存款」都要分得那麼細! 外幣掛鈎存款與定存有何分別?:按此】
責任編輯:嚴熹曼
=====
想自己砌高息股組合,低風險兼月月有息收?立即免費下載《香港經濟日報》App取經
欄名 : 存款收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