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疾保險】與末期乳癌共存25年 比較12款多重賠償終身危疾守護力
▲ 【危疾保險】與末期乳癌共存25年 比較12款多重賠償終身危疾守護力
女性確診末期乳癌,其實毋須感到絕望,好消息是現時醫學昌明,醫療方法推陳出新,大大提升患者存活率,有個案顯示,即使是末期乳癌,患者仍然可以存活至少長達19年,醫學上更有個案長達20年以上。
不過,末期乳癌患者需要持續接受治療,要有龐大財政資源支撐。假設醫療技術進步的今天,一名女性要與末期乳癌搏鬥長達25年,甚至是更長時間,香港保險公司提供的危疾保險,是否能夠達到這項保障目標?10Life今次比較坊間12款多重賠償終身危疾保險,尤其在持續性癌症保障方面作出分析。
【短期儲蓄保險回報及流動性比較 5年保證回報率達3.5%係邊份?:按此】
末期乳癌女性 毋須絕望
每年10月是「國際乳癌關注月」,俗稱「粉紅十月」,喚醒公眾關注乳房健康,預防乳癌。一般而言,定期檢查乳房非常重要,但有時候乳癌可以來得非常突然,甚至發現時已經是末期(或稱第4期)。所謂末期乳癌,英文學名為Metastatic Breast Cancer(轉移性乳癌),意指癌細胞已經蔓延至其他器官,包括骨、肝、腦等,與一般早期乳癌有分別。
根據Breastcancer.org資料,末期乳癌無法治癒,然而無法治癒亦不代表生命只餘下短時間倒數。根據專家提及,患上末期乳癌後生存長達20年之久亦大有人在,專家表示病情獲得控制後,有些案例存活期長達30年以上。
公開資料中,至少有2名美國女士──Kim Green(病發時34歲)及Heather Jose(病發時26歲),與末期乳癌共存最少19年之久。值得注意的是,這些患者病發時候仍是上一個世紀;在醫治方法愈來愈先進的今天,末期乳癌存活率只有更長,隨時可以抑制如慢性疾病。
【瑜伽導師患乳癌歷乳房全切 化療後積極練體能重拾運動:按此】
新一代危疾 供多重索償
與癌症長期搏鬥的費用以及生活成本可以非常高昂,危疾保險則提供針對性保障。這類產品分水嶺在於舊一代危疾保險大部分只供索償一次,而新一代危疾保險則提供多重賠償,當等候期過後,特別針對癌症持續、擴散,或再復發,以及可能要符合例如積極治療之定義下,可再獲得賠償。
上述末期乳癌患者可存活19年之久,現時醫療科技進步,患者存活率理應更高。10Life以一名35歲女性為例,假設她患上末期乳癌並共存25年,患病前投保了多重賠償終身危疾保險,每年繳付5,000美元保費(3.9萬港元),繳款期為20年,並於第5個年度確診末期乳癌,往後已經毋須繳交保費。
這名女性就像上述的Kim Green個案一樣積極接受治療,樂觀面對人生,希望與年幼子女共成長,奮力與末癌乳癌搏鬥25年之久。在這個情景下,比較坊間12款具有多重賠償功能的終身危疾保險,哪款產品的保障程度較高?

3方面分析12款終身危疾保守護力【下一頁】
以上資訊由10Life提供,更新至2021年10月22日,僅供參考,並不是銷售建議。
【文章來源:10Life;原題:【粉紅十月】與末期乳癌共存25年 比較12款多重賠償終身危疾守護力 ,已獲授權轉載。】
撰文 : Chris Pun 10Life總編輯
欄名 : 保險解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