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財個案】新手父母家庭月入8萬元 如何平衡教育基金及退休需要?
為人父母,都會為子女計劃好未來,與此同時又應如何平衡二人的退休規劃?Ryan和Crystal是《富足家庭認證導師》黃美芬(Belina Wong)的客戶,希望她可以針對他們家庭的改變而提供適當的理財建議。

Ryan和Crystal同是28歲,兩人職業是護士,每人月薪為4萬元。二人剛為人父母,育有兩個月大的兒子Ben。由於Ryan為家中獨子,而母親亦已去世,所以現時一家三口與其父一起居住,生活空間尚算充足。現居物業是Ryan父親所擁有,已經完全償還樓按,由於Ryan及Crystal兩方的家人都有獨立財政能力,都不用他們供養。
【31歲公務員冀5年內上車兼結婚 買樓到底是「想要」還是「需要」?:按此】
Ryan明白孩子出生後,自己的責任隨之增加,欲重新審視和規劃家庭財務。作為新手父母,Ryan和Crystal很關心孩子將來發展和長遠的醫療費用,與此同時,夫婦兩人亦考慮自己將來退休計劃,擔心資金及資產不足以同時應付孩子的教育儲備及二人的退休資金需要。
有不少父母會為子女及早鋪好升學道路,包括18歲後會否到海外升學。Ryan坦言,此舉似乎言之過早,但兩人曾估計18年後學費及生活費都必然會增加,所以把未來需要的教育儲備預算設定為400萬元,兩夫婦認為預算充裕一些可以減少未來的失誤,反正多了的儲蓄也可以有其他用途。以18年儲蓄期來計算,假設年回報率為4%,他們每月要為Ben未來教育基金儲蓄約12,500元。
應慎選醫療保險計劃
夫婦二人現時收入穩定,沒有打算轉職,每月盈餘有4萬元,雖然家庭開支因多了一個小生命而增加,但他們估計每年穩定地增加的收入,應可以抵銷額外日常支出,理論上是有足夠資金應付孩子的教育儲蓄。除此之外,現居物業屬於Ryan的父親,大家的關係也很融洽,Ryan不擔心被迫遷或增加居住支出。現時,Ryan正考慮如何運用已累積約200萬元的銀行存款,他也有投資股票基金,現目前投資額約值100萬元。
Ryan最近從新聞了解醫保保費儲備的概念,知道可以運用以儲蓄增值為目標的人壽保單,由保險公司將收取的保費用作長期投資增值,到將來保單累積到足夠的價值後,便能夠利用保單紅利支付保單持有人購買的醫療保險保費。他向Belina查詢詳細運作。
Belina向Ryan解釋,醫保保費儲備的概念,是先將由現在開始到期滿,所繳交的儲蓄人壽保費滾存增值,到將來需要用時才提取已積存的紅利,用以支付需要繳交的醫療保險保費。這種策略的主要目標是為退休後需要繼續繳交保費的醫療保險提供保費儲備,到時就算沒有工作入息,也不用擔心沒有錢維持隨年歲而增加重要性的醫療保險。利用儲蓄保險未來產生的收益來支付到時的醫療保險保費的好處是,可以趁年輕時開始這個醫療儲備方案,以充分發揮複式效應來累積資產,一方面能以積存紅利來繳交醫療保險保費,另一方面則可累積財富作退休或不時之需使用。經Belina解釋後,Ryan認為很適合他們夫婦二人的需要,亦考慮要為孩子安排。
Belina提醒Ryan每種理財決策都有其優點和局限性。儲蓄型人壽保單包括了保證及非保證收益,所以將來的實際回報存在了變數。另外,醫療保險的保費在未來數十年亦不會固定不變的。因此,Ryan和Crystal需要和她定期會面及檢討,了解他們的計劃是否符合進度。
如何從四個方面加強保障?請按【下一頁】
【原文刊於第726期《iMoney》(收費文章)】
【關於作者】
林昶恆(Alvin)在金融服務機構累積了近30年工作經驗,現時是一名獨立專業理財教練(Money Coach),為不同機構提供正向理財教育,講座演說和培訓課程,亦提供個人理財人生咨詢,每年獲邀出席各類活動超過200場。Alvin出版了多本個人理財書籍,《四桶金富足退休指南》已發行到第四版。
撰文 : 林昶恆 香港第一代認可財務策劃師、香港大學輔導學碩士及中文大學金融學碩士
欄名 : 你財策劃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