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調查】全球每年近200萬人死於工作相關疾病 工時長為主因之一
世界衞生組織(WHO)與國際勞工組織(ILO)發表聯合報告稱,每年全球有近200萬人死於與工作相關的疾病,工時長是主要原因之一。
研究考慮了19種職業危害因素,大多數與工作相關的死亡,皆由呼吸系統和心血管疾病引起,非傳染性疾病導致了81%的死亡。當中最大的死因,是慢性阻塞性肺病、中風和缺血性心臟病。
【打工仔放假先去打針! 係愛定係責任?:按此】
世衞:工時長是主要原因之一
長時間工作,也就是每周工作55小時以上,亦是主要的死亡因素,於2016年造成約75萬人死亡。此外,暴露於工作場所的空氣污染、哮喘原、致癌物質和噪音亦是重要原因,於2016年造成約45萬人死亡。研究還指出,東南亞和西太平洋地區、男性及54歲以上人士的死亡人數,高得不成比例。
不過,2016至2000年期間,與工作相關的死亡人數減少了14%,反映工作場所的環境有所改善。然而,與長時間工作相關的心臟病和中風死亡人數,分別增加了41%和19%,反映心理方面的職業傷害有上升趨勢。
【打工仔遇上減薪失業點算好? 4個生活小節助你度過難關:按此】
遙距工作或增加工時
世界衞生組織總幹事譚德塞表示:「這麼多人因工作而死亡,令人震驚。」他指,這份報告為各國的企業敲響了警鐘,認為僱主應承諾提供全面的職業安全和衞生服務,改善及保護工人的健康和安全。
世衞技術官員Frank Pega則指出,報告並未包括與氣候變化相關,以及新冠肺炎等傳染病的死亡原因在內。但世衞曾經警告,新冠疫情助長了工時增加的趨勢,譚德塞曾於今年5月警告,遙距工作「經常模糊了家庭與工作的界限」。
責任編輯:蕭寶玲
(節錄)
【原文:全球每年近200萬人 死於工作相關疾病】
=====
想盡早財務自由,提早退休,立即免費下載《香港經濟日報》App取經
欄名 : 職場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