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金投資名家講座】加密貨幣的平行時空 去中心化與拯救地球不能並存?(一按即睇)
為應對氣候變化問題,近年各國積極推動實現碳中和,電動車是其中不可或缺的一環。不少國家逐步淘汰汽油和柴油車,電動車普及化對中國有何好處?另外,不少國家開始承認及接納加密貨幣的合法性,比特幣(Bitcoin)今年曾升至6.4萬美元的高位,但亦有不少人質疑加密貨幣的開採方法卻與環保議題相違背。中環資產行政總裁兼投資總監譚新強如何看待加密貨幣未來前景及發展?
譚新強表示,雖然運輸碳排放量佔全球碳排放不足20%,但是電動車是整個氣候變化抗爭的一部分。他續指,若要減少碳排放,電動化只是第一步,如何發電更為重要。對比傳統汽車,使用電動車或會減少碳排放,但有人質疑若電力是由化石燃料所產生的,是否真的達到減排的效果呢?
要減碳電動化只是第一步
隨着各國愈益着重碳中和,電動車亦隨之而普及,譚新強認為與傳統汽車相比,電動車現時具競爭力,而中國在生產電池技術方面甚具優勢,值得繼續發展下去。
至於近年流行加密貨幣,譚新強認為與量化寬鬆政策有關,因為持續的量化寬鬆政策,帶來貧富懸殊、資產泡沫化等問題,而年輕人不滿現今政治制度及金融系統,而加密貨幣去中心化的特點正正填補了現有貨幣政策不足,因而受追捧。不過,他指出加密貨幣與環保概念兩者存在矛盾,因為挖礦需要消耗大量能源,與拯救地球的環保概念有衝突。另外,譚新強提到現時區塊鏈技術未成熟、受限制,其實並未能完全做到去中心化的特點。
00:10 - 01:56 電動車是減碳的一部分
01:57 - 04:09 中國發展電池有優勢 需考慮發展再生能源
04:15 - 05:19 年輕人不滿政治制度及金融系統
05:20 - 06:23 量化寬鬆間接加劇貧富懸殊
06:24 - 08:04 加密貨幣與拯救地球概念有衝突
08:05 - 09:41 加密貨幣在實際操作上難以去中心化?
09:42 - 11:40 藝術本身是傳遞信息 用何種形式展示分別不大
11:41 - 12:16 虛擬化及遊戲化是大勢所趨
《財金投資名家講座》自8月16日起,逢周一至五下午5:00播出,多位名家將會為大家分享投資智慧及理財心得!
【譚新強講座第一集:美國收水在即 息口、美元、美股何去何從?:按此】
【譚新強講座第二集:規管有理卻違大方向? 譚新強分析中國「去虛入實」的矛盾:按此】
【譚新強講座第三集:中國政策走回頭路 企業難衝出國際 美國科技股難免坐大:按此】
【譚新強講座第四集:印太軍事競賽徒添戰爭風險 中港新冠「零容忍」是否實際?:按此】
若想睇其他名家講座,請留意財金投資名家講座專頁!
同場加映:如何捕捉潛力股? 龔成睇好呢隻股成為下一隻比亞迪!
欄名 : 財金投資名家講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