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你點睇】唔轉唔知人工高! 成日跳槽打工仔學習能力比較高?

個人增值 16:17 2021/08/02

分享:

分享:

一講到轉工,不少打工仔會又擔心又怯,不過,正所謂「怯你就輸成世」,想轉工來來去去幾個原因:現時公司人工低、工作量、前景差等等。你一怯或許就變成繼續人工低、效率差、前景茫茫。想一想,你目前的工作做了多久呢?5年或10年?經過一場疫情,你有為自己的職位而擔心嗎?正所謂「魚唔過塘唔肥」,一轉工,人工加幅可以達三至四成,又是不是很吸引呢?不過亦有人認為一份工做得長代表穩定,不應該經常轉換工作,不然會被認為太「Jumpy」,對公司沒有忠誠度。

■不同年代的人對於轉工又有甚麼不同看法呢?■

    點擊圖片放大
    +3
    +2

其實每一代人對於工作的想法都有所不同,新一代人傾向追求個人能力認同,認為可以轉到工代表個人的能力被肯定,上一代人則多講求工作穩定,一份工可以做一輩子,在年老的時候安享晚年,享受各種福利。時代變,這種想法已經不可行,工作都未必能保住時談何福利?在疫情後,大家更明白沒有一份工作可以做一世,因為經濟狀況與以往大不同。

Netflix的前首席人才官(Chief Talent Officer)Patty McCord曾表示,轉工是一件好事,年輕人每3至4年應該換一次工作。因為在轉工的過程中,你可以管理好個人事業,而且每3年換一次工作,即代表這個員工具有快速找到工作的技能。如你一直不轉換工作,就像活在20世紀50年代,完全依賴於所工作的機構。

McCord又提到,會轉工的人代表他們的學習能力更高,因為他們願意嘗試轉換新環境、學習新的事物,而不是安於現狀,每一次的轉工其實都是一個風險,可能帶來更壞的工作環境或是更多的工作量,但會轉工的人意味他們願意接受挑戰,轉工者亦是願意不斷跳出自己的舒適區(Comfort Zone) 。另一方面,員工在一間公司待2年或以上時間,他們的人工其實較市場上少50%,當然這是一個大約的百分比,最終仍是要看員工的能力。

 

責任編輯:陳玉蓮

=====

一鍵攞齊全港所有「疫苗優惠」、「疫苗抽獎」的參加辦法及連結【按此

開啟hket App,閱讀全文
緊貼財經時事新聞分析,讚好hket Facebook 專版
訂閱《香港經濟日報》電郵通訊
收取第一手財經新聞資訊 了解更多投資理財知識 提交代表本人同意收取香港經濟日報集團所發出的推廣訊息,你也可以查閱本網站的私隱政策使用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