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G】中國逐步完善指引 標準化助提升ESG披露質量
中國定下2060碳中和目標,市場估計將帶來百萬億元人民幣規模的投資機遇,國內及國際投資者對中國的ESG投資充滿期待。
ESG投資涉及風險,評估風險需要高質量的數據。數據質量取決於以下4點,包括:
- 覆蓋度:是否足夠覆蓋E、S及G不同維度的指標,讓投資者判斷企業的整體ESG表現;
- 一致性:企業是否定期披露可比的數據;
- 可比性:不同企業之間的數據是否可用來作比較;
- 可靠性:是否有漂綠的情況。
要提高ESG的信息質量,形成統一的ESG信息披露和管理標準是必經之路,這點已是國際共識。
數據標準化可提高質量
事實上,世界經濟論壇正在推動成立的國際可持續發展標準委員會(International Sustainability Standards Board),有望在今年11月在格拉斯哥舉行的氣候峰會(COP26)中取得實質進展。該委員會旨在建立一套跨司法區域、全球一致、可比和強制的ESG披露基綫標準(Baseline standard)。
【企業董事會ESG決策在後疫情下更受投資者看重:按此】
對於絕大多數A股公司來說,ESG信息披露與管理工作是一個全新課題。企業要遵循不同金融監管機構、非金融監管機構和證券交易所按不同目標制定的ESG披露指引,並須回應多家ESG評級機構的要求,操作起來頗具挑戰性。
目前滬深300中,超過85%的公司已有發布ESG相關報告,國內監管機構亦不斷完善ESG信息披露的指引。今年6月底,中國證監會發布最新修訂關於ESG年度(半年度)報告內容、格式和要求的準則,再次體現了監管機構對ESG信息披露標準化的重視。
科技助收集高質量ESG數據
數據的標準化可提高信息質量,另一關鍵是信息的收集方法。人工跨部門收集信息會導致數據質量下降,收集流程亦費時。對於收入來源複雜並擁有多個子部門的大型企業而言,這一點尤具挑戰。
中國平安憑藉雄厚的科技實力,已精簡涵蓋旗下40多家子公司的ESG報告流程。中國平安的AI-ESG信息管理平台對應了超過500個不同監管機構的ESG指標,利用人工智能協助集團實現自動信息收集、監測變動,並通過與同行對標而獲得切實可行的洞察。
目前國內許多企業並未設立精簡的內部信息收集流程,未來應借助科技解決方案收集和監測ESG數據。
=====
一鍵攞齊全港所有「疫苗優惠」、「疫苗抽獎」的參加辦法及連結【按此】
撰文 : 盛瑞生 中國平安保險(集團)董事會秘書
欄名 : 中國ESG來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