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G】中國碳排放權交易上綫 首宗成交達790萬人民幣

綠色金融 13:52 2021/07/16

分享:

分享:

【ESG】中國碳排放權交易上綫 首單成交達790萬人民幣

全國碳排放權交易今日在上海環境能源交易所正式啟動,首批被納入碳市場的發電企業多達2000間,首單碳排放交易總共成交16萬噸,每噸52.78元噸,交易額為790萬元人民幣。

交易超過40億噸二氧化碳

據悉,首批參與全國碳排放權交易的發電行業重點排放單位超過了2,162家,被納入碳市場的核定配額和覆蓋的碳排放量超過40億噸二氧化碳,佔全中國碳排放40%以上,意味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將成為全球覆蓋溫室氣體排放量規模最大的碳市場。

中國碳市場建設從地方試點起步,自2011年起,在北京、天津、上海、重慶、廣東、湖北、深圳7省市啟動了碳排放權交易地方試點工作,自2013年起陸續開始交易。數據顯示,截至到2021年6月,試點省市碳市場覆蓋電力、鋼鐵、水泥20多個行業近3000家重點排放企業,累計配額成交量4.8億噸二氧化碳,成交額約114億元人民幣。

【全球25大碳排放城市 中國23個城市上榜:按此

證監會:評估將香港發展成為區域碳交易中心

香港證監會昨(15日)發布綠色和可持續金融跨機構督導小組下一階段工作重點,指督導小組已成立由證監會與香港交易所擔任聯席主席的碳市場專責團隊,評估將發展香港成為區域碳交易中心的可行性,研究深化粵港澳大灣區合作。該專責團隊將積極探索國內外的「限額與交易」碳市場及自願性碳市場所帶來的機遇。

【證監會發表ESG基金披露新指引 望減漂綠機會:按此

碳交易、碳市場是甚麼?

碳交易是《京都議定書》為促進全球減少溫室氣體排放,採用市場機制,建立的以《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作為依據的減排量交易。

碳市場的運作原理是在於鼓勵減排成本低的企業超額減排,將其所獲得的剩餘碳配額或溫室氣體減排量,通過交易的方式出售給減排成本高的企業,幫助減排成本高的企業實現減排目標,降低實現目標的減排成本。

中國今年制定了「中國減碳路綫圖」,力爭2021年至2030年實現碳排放達峰,2031年至2045年快速降低碳排放,最後在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為了實現減排,中國將加快發展風電、光伏、水電及核電等可再生能源,為綠色相關行業帶來吸引的投資機會。

 

責任編輯:李瑩

=====

一鍵攞齊全港所有「疫苗優惠」、「疫苗抽獎」的參加辦法及連結【按此

開啟hket App,閱讀全文

欄名 : 綠色金融

緊貼財經時事新聞分析,讚好hket Facebook 專版
訂閱《香港經濟日報》電郵通訊
收取第一手財經新聞資訊 了解更多投資理財知識 提交代表本人同意收取香港經濟日報集團所發出的推廣訊息,你也可以查閱本網站的私隱政策使用條款
訂閱《香港經濟日報》電郵通訊
收取第一手財經新聞資訊 了解更多投資理財知識 提交代表本人同意收取香港經濟日報集團所發出的推廣訊息,你也可以查閱本網站的私隱政策使用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