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持清醒防被騙 睇清點防種金騙局!
龐氏騙局因龐茲(Charles Ponzi)於上世紀20年代以郵票投機計劃而得名。前文提及在香港多稱這種騙案為「種金案」。事實上,類似這種「金字塔式騙局」的各種變體仍然存在於金融市場中。在2008年金融風暴前後,因崩盤而暴露的龐氏騙局數字更創新高。
騙局之所以能出現並得逞,往往都是在投資市場充斥着過度貪婪的投資者,再加上經濟不景氣,整體投資回報下滑時,就能令騙徒能有機可乘,以不合理的高回報利誘受害人作出投資。騙徒的目標多是傾向於進行固定利率投資而不夠成熟的投資者,尤其是依賴低風險、低回報的退休人士。在利率急降或長期處於低位時,這些人士的收入減少,並急於追求高收益的投資,就會因而忽略其中涉及的風險。
【調查:近半受訪者曾遇網上騙案 平均損失逾1.7萬港元:按此】
■種金騙局有何特徵?■





當投資者能保持清醒頭腦的話,其實不難察覺這些騙局都有一些相似的特徵:
1. 強調在零風險下獲高收益
眾所周知,高收益的投資通常意味着投資者需要承受較高的風險,面對的虧損有機會較大。因此,當出現低風險但可提供高回報的投資計劃時,就要保持質疑的態度。
2. 聲稱回報長期一致且快得可疑
如果當一種投資聲稱能每年都提供一致性的利潤回報時,亦都要小心。因為市場上往往充滿有關經濟、政治變化等不確定因素,這些因素都會影響投資產品的表現。在正常情況下,一致性回報只能維持短暫時間。另外,為了吸引投資者,其所產生的回報亦會極為快速。
3. 投資策略複雜難明
這些騙局有機會聲稱採用複雜的投資策略,包括涉及衍生工具、轉售或保險,以謀取高於正常的回報率。而騙徒的解釋通常會含糊其詞,讓人無法完全理解,並會將自己包裝成相關領域的專家,以混淆客戶視聽。因此,在投資前若有疑惑必須要查問究竟,先了解清楚。
4. 騙徒常催促投資
由於現今科技發達,資訊很易流通,因此為免騙局敗露引起懷疑。騙徒都會採取先下手為強的策略,催促投資者盡快做決定。
【一個月被騙逾千萬元 「殺豬盤」騙案如何運作?(附防騙貼士):按此】
5. 要求簽訂保密協議
由於害怕騙局被拆穿,騙徒會聲稱投資方案是商業機密,要求投資者簽訂一些保密合約協議。因此如遇上這些情況,必須保持警惕。
馬多夫高明在相對合理
但「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美國史上最大宗龐氏騙局主腦、前納斯達克交易所主席馬多夫的騙局之所以能持續三十年,是因為它提供的不是高到難以置信的回報,只是8至12%,令人誤會這是一種安全穩定而相對合理的投資。種金騙局的壽命通常短至數月,回報太高很快就會有破綻,而馬多夫的投資計劃回報不高,反而令持續時間更長。另外,種金騙局需要不斷有新會員加入,但馬多夫的高明之處在於會選擇客戶,及只准許新加入投資者投資少許金額,讓投資者嘗過甜頭後,才讓他們慢慢加注,以減低投資者的戒心。
由此可見,即使種金計劃發展至沒有以上的特徵,投資者都要保持警覺性,最好清楚了解其全盤投資計劃,多抱懷疑的態度。
責任編輯:鄭樂怡
=====
最高存款利率及優惠係邊間? 【按此】
欄名 : 理財學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