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角皇都戲院辦活化展覽 先登記會員有機會入場
佇立北角近70年的皇都戲院(前稱璇宮戲院),自去年新世界(00017)以47.76億元投得其大廈業權後,矢志作文物保育及活化項目。在復修工程動工前,今起至本月30日在皇都商場舉辦《尋找你我他的皇都》活動,展出多項皇都及北角區發展的文物。
■點擊以下圖片看活動展品■







展覽廳各有乾坤,未入皇都正題,在「小上海廳」先解構北角在20年代的歷史背景。這區是油庫、發電廠、倉庫的集中地,1940年代大批較富有的上海商家、文人雅士均喜聚居於北角,他們講究生活品味,陸續開設上海餐館、裁縫舖等,最著名的自是在英皇道的月園遊樂場及麗池舞廳,北角這「小上海」並無虛譽。
【網民教路! 點樣善用每月$1,000消費券?:按此】
另一展覽廳,則是璇宮戲院與娛樂界巨子歐德禮(Harry Oscar Odell)的傳奇故事。這位生於埃及的商人,於1952年斥資250萬港元成立璇宮戲院,因他交遊廣闊,邀得不少國際歌星如Benny Goodman、Peter Pears and Benjamin Britten等演出。在這模擬歐德禮的辦公桌上,有璇宮戲院的舊文件,同時播他的兒媳Molly Odell訪問,講述他的生平,這裏有演員扮演,入戲十足。
另外,在商場舊舖的牆身,都展出不同電影的戲橋,90後也許不知這些如電影場刊的紙本,裏面有電影簡介和演員訪問,今天看來都恍如隔世。皇都於1971年加入嘉禾院綫,此後以播放港產片為主,包括膾炙人口的《半斤八両》、李小龍的名作、周潤發的《英雄本色》等。
【4大電子支付工具開戶方法+優惠:按此】
在另一玻璃房內,還有李小龍遺作《死亡遊戲》的海報及節錄。旁邊電影院座位及帶位員制服,依照當年1比1仿製。展出的還有皇都戲院70年代票房紀錄、租約、甚至員工例假單等,儼如重溫當年港產片風光的日子。
主辦單位指限聚令下每小時入場人數30人,無法開放予公眾參加。市民欲參與《尋找你我他的皇都》體驗活動,要登記成旗下Culture for tomorrow會員,經揀選才可獲邀免費入場;本月中亦有網上免費虛擬導賞。
作者:馮柏偉
責任編輯:張頌婷
(節錄)
【原文:北角皇都戲院活化展覽 重現光影花樣年華】
=====
緊貼最精準、最快的財經新聞資訊,立即免費下載使用【按此】
欄名 : 消費錦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