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民台灣】太空人港爸棄事業移民台灣與妻女團聚 無悔收入大跌9成 換女兒快樂成長
近幾年不少家庭因為移民而分隔兩地,留下的父母除了要背負經濟支柱的重擔,還要承受無盡的孤單與思念。港男Gilbert本來打算做太空人來回香港及台灣,但一場疫症打亂全盤計劃,最後寧願犧牲事業,與妻女一家團聚,移民台灣重新起步。
40歲的Gilbert在港本來從事地產代理的市場營銷總監,任職管理層,事業一帆風順,衣食無憂。但前年Gilbert的太太以投資移民的方法移民台灣,思前想後,Gilbert決定辭職跟從。
Gilbert將自置物業也賣出後,已於去年10月到達台灣,終於可以面對面見到家人。Gilbert說感覺香港整個環境已變,加上女兒的讀書壓力,於是萌生移民的念頭。
與妻女分隔港台兩地
當初想法是自己留在香港打工,每個月飛去兩次一家團聚,加上台灣物價指數平,生活習慣也比較接近香港。因此他們考慮台北,感覺上生活模式跟香港相差不大,比南部城市容易適應。於是在2019年12月,一家三口就此展開了分隔兩地的生活。
可惜一場世紀疫情,原本理想中的美好計劃只維持了兩個月左右,就將他們的如意算盤徹底打破。他以為疫情很快便解決,誰知下次相見遙遙無期。長達10個月完全沒有見面,妻女令他牽腸掛肚,最後考慮了兩個月,決定放下香港的一切,移民台灣一家團聚。
首次投身零售業
Gilbert對電子科技產品很有興趣,一直有做網上生意副業,利潤雖微薄不穩,但也可幫補家計。來到台灣後完全沒有收入,後來朋友介紹他試試在市集擺檔,將網上商店變成實體店,他抱着孤注一擲的心態試試,將以往的副業變成全職工作。
封關下沒有遊客,幸好本地人維持正常生活,雖然很多時他只能賺回交通及伙食費,真正「搵餐晏仔」,不過卻比他預期中理想。惟有保持正面樂觀的心態,不執着於搵錢,當是一個學習的機會。跟其他檔主甚至客人之間的交流,令他認識了不少新朋友及接觸更多台灣文化。
拍片作雙綫發展
另一方面Gilbert在個人YouTube頻道「港爸台灣行街guide」,有一系列介紹台灣玩樂情報的短片,由他一手一腳親自拍攝剪輯。給在香港的家人看到他們的生活,一解思念之苦。意料之外是吸引到商戶合作拍攝業配文,雖然沒有錢收,最重要是很有滿足感。
Gilbert由零開始重頭發展,朋友笑他40歲就提早退休。「我本身也很不捨得做了16年的工作,來到台灣後所有工作經驗、學歷及專業資格不被承認,收入更下跌9成。我從來沒有做生意經驗,已預了要碰釘、蝕錢,甚至靠積蓄過活。太太接近一年多沒有回港,很想念香港的一切。不過辛苦換來女兒更開心愉快的學習環境,相當值得。」
女兒成長脫胎換骨
他稱女兒來到台灣後「成個人唔同晒」,在香港讀書時只得默書測驗考試,被迫學習樂器,卻苦無時間練習。台灣的小學教育比香港輕鬆,功課不多,並有時間發展個人興趣。他特別為女兒選擇有管樂團的學校,早前更代表學校去表演交流,建立自信心。
兩人本來擔心女兒不適應新環境,但眼見她開心融入台灣生活,能與同學打成一片,語言溝通上也沒有問題,作為父母感到相當安慰。他們自己亦多了時間及空間作個人發展,太太學習畫畫,為短片設計封面圖,Gilbert自己就學剪片。這些全新的機會及可能性,都是在香港時從未想過的。
他寄語準備移民的家庭,絕對不要做太空人,自己親身經歷過後覺得怕怕。旅遊跟生活是兩回事,例如當地人常說台語、混亂的交通規則,他現在仍未習慣。既然「洗濕了頭」離鄉別井,就要積極融入當地的生活方式及社交圈子,也要忍受思鄉的情緒。「始終香港是出生成長之地,有些事情及感覺,是其他地方永遠不能取代的。」
(節錄)
=======
【提升中小企現金流。高達$1,500獎賞!條款細則適用】
撰文 : 張頌婷
欄名 : 移民點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