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防中風要趁早 檢查及治療雙管齊下減風險

保險 10:00 2021/01/16

分享:

分享:

預防中風要趁早 檢查及治療雙管齊下減風險

大家也知道,中風不只可以致命,更是常見引致傷殘的疾病,雖然中風可以突然而來,但卻不等於此症完全無法預防。一來可以提防相關的風險因素,二則可以透過適當的檢查,尤其是高危人士,及早發現潛伏的危險因子,採取相應的處理手術,以預防中風發生。

【誤信傳言或耽誤中風治療 「談笑用兵」口訣辨中風徵兆︰按此

無論是缺血性中風還是出血性中風,都事出有因。從預防中風的角度而言,三高就是必定要檢測的項目,因為高血壓、高血糖及高膽固醇,都會增加血管病變誘發心血管疾病的發生。心電圖也是比較簡單而又值得考慮的檢查,因為它可以了解病人的心律是否正常,若患有心律不正可增加血塊形成導致中風的風險。

至於想知道供應腦部的血管如頸動脈是否有收窄,又或腦內是否有血管泡存在,便需要磁力共振掃描才能清楚。頸動脈收窄多源於粥樣硬化,容易有血塊脫落並流入腦部造成血管阻塞,而腦血管泡則可能會爆破形成出血性中風。

針對性治療 減中風機會

如果檢查發現自己有較高的中風風險,亦可以就相關的風險因素採取針對性的治療,例如透過調整生活習慣及藥物等控制三高,頸動脈阻塞亦可利用頸動脈支架擴闊血管,腦血管泡也可以考慮接受導管介入手術,消除中風的危險因子。

假如你想知道自己是否為中風高危分子,應該找專科醫生進行詳細評估,並因應背景及病歷等進行適合的檢查,達到預防病患的效果。

【4大警號判斷中風先兆 嚴重可致永久傷殘︰按此

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

最後建議市民,平日要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包括健康飲食及多做運動,對助維持心腦血管健康。在預防中風之餘,大家亦要認識中風的病徵,若懷疑自己或家人患病便應立即求醫。中風的症狀可參考「談笑用兵」口訣:「談」是指言語不清或無法表達想法,而「笑」則是一邊咀下垂或無法控制,「用」是手腳乏力、麻痺,如出現這些情況便要立即找救「兵」。

作者:黃偉基

責任編輯:周美好

(節錄)

【原文︰及早發現潛伏的中風危機(收費文章)】

開啟hket App,閱讀全文

欄名 : 危疾知多啲

緊貼財經時事新聞分析,讚好hket Facebook 專版
訂閱《香港經濟日報》電郵通訊
收取第一手財經新聞資訊 了解更多投資理財知識 提交代表本人同意收取香港經濟日報集團所發出的推廣訊息,你也可以查閱本網站的私隱政策使用條款
訂閱《香港經濟日報》電郵通訊
收取第一手財經新聞資訊 了解更多投資理財知識 提交代表本人同意收取香港經濟日報集團所發出的推廣訊息,你也可以查閱本網站的私隱政策使用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