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4歲保險顧問月入28萬元 家庭財務怎安排?
▲ 54歲保險顧問月入28萬元 家庭財務怎安排?
人到中年,需適時檢討資產組合,為退休作準備。讀者Ben在保險理財行業工作近30年,連續20多年獲得行業的最高榮譽,同時亦擁有自己的專業團隊。除了解個人財富組合外,Ben希望得到有關事業發展的建議。故今期集中探討職場問題,下期將為他分析財富組合安排。
【手持4物業銀行人 點樣自製退休長糧?:按此】
【背景】
- 年齡:54歲
- 職業:保險顧問
- 家庭:已婚,育有3名孩子
【每月收支】
- 收入:28.7萬
- 家庭及個人支出:(16萬)
- 按揭還款:(1.7萬)
- 保險保費:(6.6萬)
- 強積金供款:(5,000)
- 每月盈餘:3.9萬
【現有資產】
- 港元及外幣存款:209萬
- 股票:100萬
- 強積金累算權益:59萬
- 保單及退保價值:690萬
- 自住物業:1,500萬
- 3個車位:260萬
- 按揭:(370萬)
- 總資產:2,448萬
了解業務關鍵穩客源
2019年是Ben歷年來業務最佳的一年,他估計今年的業績會比上年有增長。但分析過去20多年的數字時,發覺不是每年均有穩定增長,2018年比對2017年的業績增長了37%,2019年又再增加13%。但再上次能達到2017年業績已是回到2008年,而2008年之後幾年的業績更倒退至2004年的數字。
銷售工作的收入波動是很正常,但需理解是甚麼原因,如經濟環境變化、投資市場氣氛或是個人因素,了解過後方可減少衝擊。Ben回憶以往情況時表示,2008年是金融海嘯年,令客戶對穩陣產品需求大增,這幾年外圍投資氣氛不差,但保險規劃業務反而年年有增長。他相信主要由於退休規劃大行其道,加上運用了Alvin時常提倡的四桶金財富管理系統向客戶講解,令他們明白如何管理財富才能在不同市場狀況下都能維持平穩增長。當客戶對其建議有信心,投保保費及客戶轉介數量都有增長,結果已在業務上反映出來。
假如是因銷售模式邁向更專業化及對準市場需求,Ben應該對未來更有信心,但他近月面對的另一挑戰是有些客戶開始考慮變賣資產準備移民,不少人的心態都是並未決定是否會移民,只是謀定而後動,但會因為這個想法而暫停了進一步的投資或儲蓄計劃。專業理財顧問需要令客戶明白不要只考慮目前去為未來做決定。在未有正式確定移民之前,要明白由現在開始到未來所面對的人生風險不會因此暫停,不要讓客戶因不周全的考慮而後悔,更不要讓他們怪在理財顧問頭上。
疫情之下如何規劃保險支出?,請到【下一頁】
【原文刊於第684期《iMoney》(收費文章)】
撰文 : 林昶恆 香港第一代認可財務策劃師、香港大學輔導學碩士及中文大學金融學碩士
欄名 : 你財策劃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