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疾保障】癌症治療費高達2、3百萬元 每月儲到幾千 買唔買到危疾保?

保險 11:34 2020/11/13

分享:

分享:

王小姐今年30歲,本身已購買了醫療保險,因為朋友患了癌症,才知道醫療費高昂,所以想為自己準備一些危疾保障,但現時每月應付日常開支後,只剩2,000至3,000元盈餘。在資金不多的情況下,她詢問還可以買危疾嗎?

相比醫療保險,危疾保險更能針對性地提供大額度支援,例如用於癌症的免疫治療,醫療費可高達2、3百萬元,危疾保險不單可以提供一次性現金賠償,解決現金流問題,為病患者提供一份安心。

資金有限可考慮純危疾

市面上大部分傳統危疾計劃也是帶儲蓄成分,其保費相對較貴。其實王小姐可以考慮沒有儲蓄成分的純危疾產品。以帶儲蓄成分的危疾計劃來說,每月需要約於1,600元才可以購買80萬元保障額的危疾保障;而純危疾計劃來說她只需用每月不多於400元已經可以購買200萬元保障額的危疾。

需要注意的是純危疾是屬於消費型保險,換言之是購買多少年則保障多少年,即使用不着保障,保費也不會退回來,而且到退休年齡也是需要交保費;而傳統儲蓄型危疾只需要購買一定時間就可以保障起碼至100歲,所以有說法是危疾保險早買早享受。而且市面上有些儲蓄危疾更是可以做到理賠金額少於100%前,客戶仍可取回所有曾繳付過的保費,相等於免費獲得部分危疾保障。

但要清楚雖然純危疾是保費較相宜,要有心理準備其保障期是逐年計,並非繳清保費便保障到老。

儲蓄型危疾保多重賠償

在購買危疾產品時,除了要注意費用和年期外,保障內容也是不可忽視的一環。以往純危疾的保障內容較弱,例如不保原位癌、早期危疾寥寥可數、通波仔的定義要求較為嚴格等等。但隨着產品改良,有少數公司的純危疾條款已經可以追上儲蓄型危疾。不過在多重賠償方面,暫時也是傳統儲蓄型危疾獨有優勢。例如在癌症層面,假若客人患癌後,純危疾只作一次性賠償,計劃便完結,有癌病紀錄的客人想再次投保,也機會渺茫。但有多重賠償的危疾,即使客戶癌症尚未康復,危疾計劃也可作多次賠償,令客戶在抗癌路上也可持續有財政上的支援,安心治病。

 

【原文︰純危疾保 勝在便宜】(收費文章)

開啟hket App,閱讀全文

撰文 : 鄧熙琳 中原金融集團組別營業董事

欄名 : 保險百科

緊貼財經時事新聞分析,讚好hket Facebook 專版
訂閱《香港經濟日報》電郵通訊
收取第一手財經新聞資訊 了解更多投資理財知識 提交代表本人同意收取香港經濟日報集團所發出的推廣訊息,你也可以查閱本網站的私隱政策使用條款
訂閱《香港經濟日報》電郵通訊
收取第一手財經新聞資訊 了解更多投資理財知識 提交代表本人同意收取香港經濟日報集團所發出的推廣訊息,你也可以查閱本網站的私隱政策使用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