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人語】退休不耍廢 也可維護公義貢獻社會
▲ 【退休人語】退休不耍廢 也可維護公義貢獻社會
退休是怎樣的一回事?退休後是否一定無所事事,閒著不問世情,與社會隔絶?如何可以做到退休不耍廢,做個對社會有貢獻的退休人?專欄作家曾智華由電台工作退下來,但仍熱衷身邊事物,到底他的退休生活智慧是什麼?
快樂退休人 應該維護公義同時享受生活
曾智華撰文分享,指過去一年,從網上眾多留言,與及,身邊不少人的口頭禪,發覺有兩種態度:
第一種是:「香港都搞成咁咯,算吧啦,講意見有鬼用咩!」
第二種是:「香港都搞成咁咯,重邊有心情吃喝玩樂呀?」
而他自己則相反,認為一個快樂退休人,最應該——維護公義,同時,享受生活。這才是理想的價值觀,令自己活下去更有意義,也為身邊人帶來點點正能量。
他從來最討厭「算吧啦」這三個字及這種「犬儒」心態。若香港大部份人皆如此,必更快沉淪。
「算吧啦」包含消極,無奈無力,覺得自己睇化。
總是「算吧啦」 可有想過自己也是「罪人」?
其實,是對一切不公不義甚至罪惡啞忍接受。從來,接受不公義發生就等於助長不公義!這群「算吧啦」族,可有想過自己也是「罪人」?
對一切不公義的情況,能發聲的,他必挺身發聲。發聲一百次,可能只得十次有回應,但總比不發聲助長不公義滋長好。
世事無完美,但起碼要為自己的社會盡一分力。由最基本的舉報違例泊車,到批評任何公職人員濫權。
香港,仍有頗大空間可以自由自主地做,大家不應放棄。
快樂來自擁有健康身體
講到享受生活,其實,無論客觀環境怎麼變,大家只要在香港生活下去,就要自己令自己快樂,千祈不可依靠別人。
快樂來自擁有健康身體。這樣,就要天天運動,睡得好(任何虧心事到切勿做! )。
人是群體動物,追求真善美。所以,應多與同聲同氣共同價值觀念者共聚。行山也好,享受美食也好,同歡唱也好,互相影響下,體內「快樂荷爾蒙」安多酚就會不停分泌。
快樂,加強免疫能力,百病不侵!
退休前,仍要營營役役,又或工作角色關係,不能高調「維護公義」。這個客觀條件限制,絕對明白。
但是,退休後,擁有財務自由的一群,沒有後顧之憂了,為公義發一點聲,透過享受生活令社會的經濟更好,人際間更和諧快樂,怎可不做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