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財學堂】美股會炒到2023年 背後原因話你知
▲ 【理財學堂】美股會炒到2023年 背後原因話你知
美國聯儲局明言,聯儲局於2023年之前也不會加息(圖一)。留意,這不等於聯儲局「不會減息」,亦不等於聯儲局不會實行「負利率」。美國儲局對挽救當前疲弱的美國經濟情況,表示仍有很多工具,不會彈盡糧絕。但筆者看,除了將美國聯邦基金利率徹底減至零(這是未曾做過的)外,尚有甚麼工具?
買債券?買了Repo(圖二)?做了。擴資產表(圖三)?擴了,但美國經濟仍是疲莫能興。唯一一個工具,但美儲局不敢用的,是負利率。
美國一旦實行負利率,或會發生以下事情:
- 美滙可跌至筆者N年前預期的78水平
- 美元兌日圓會到58
- 美元兌人民幣會到5.4/5.8
以前筆者不講何以此估,今天講講,但得從2015年12月說起。
用「QE」苟延喪屍企業壽命
雷曼爆破後,如按傳統經濟政策,是應讓該死的企業死,該傷的企業傷,由市場之手,汰弱留強,以備下一轉的經濟復甦。
不過,伯南克用了個「創傷」(筆者叫「創傷」,不是「創新」)的QE去苟延喪屍企業,結果仍是喪屍終喪。
上周五,標普500換馬,其中一隻被踢出局的是Exxon Mobil。
這曾是隻美國最大的資產股,石油真是這麼不值錢?何以今時要入冷宮?原因多多,不談了。
美國圖用「縮表」(DeQE)撥亂反正
QE延命了喪屍企業,「創傷」了美國經濟復甦的力度,美國聯儲局是知道的。於是部署了個「反創傷」行動,公布個年多長的縮表(即DeQE)計劃,並早半年前公布,希望市場可以早作準備。並於2015年12月,第一次將聯邦基金利率升息四分之一厘。
在之後的4年,這個漸進式的縮表未帶來創傷,直到2019年9月16日。哈!9月16日,周年紀念呀!
在美儲局縮表之時,特朗普政府就大幅發債以支持其擴軍、擴福利及對華貿戰。
結果就是美國聯儲局抽水,特朗普又抽水,兩者齊齊抽,市場就無水,出現了2019年9月16日及17日的美隔夜利率抽上8厘及9.25厘的高位(圖二),美儲局主席立推出個「創創傷」的措施,向市場泵水,紓緩了隔夜利率市場的缺水壓力,這個危機算暫解決。
但就將一個本來是鷹(DeQE)的鮑威爾,迫成為個較鴿更鴿的「鵪鶉鮑威爾」。因為自此之後,鮑威爾絕不敢提「加息」二字,一個不敢考慮加息的美儲局主席,即是自廢一臂,故今時美儲局謂要不加息至2023年,不足為怪。
前一次美儲局議息會,筆者已有文謂要低息5年,點止至2023年吖。
【美國長期低息 實際影響在哪?按此】
撰文 : 石鏡泉
欄名 : 理財學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