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財學堂】不信新經濟?傳統金融股你會點揀
▲ 【理財學堂】不信新經濟?傳統金融股你會點揀
今次新冠肺炎疫情,加速了各行各業向數碼化轉型,即使最傳統的行業,或多或少都要進行數碼化,才能夠適應新環境。從任何一個角度看,「銀行股」和「保險股」都應該算是舊經濟股,也需要向數碼化轉型。
今次疫情也加速了銀行業和保險業邁向數碼化。
保險公司vs銀行 哪個業務更安全
財務策劃師唐德玲認為,保險公司的經營模式比銀行安全得多,因為保險公司是先收保費後賠償(如果有的話);而且有大量現金流入,等於有人給錢妳去投資;但銀行就先借錢出去,還要等債仔慢慢還,萬一其中有一兩單大型貸款出事,就做更多生意也補唔番。
所以,單是這種經營模式,就足以令保險股成為優先的板塊考慮。而經歷過今次疫情,更發現保險公司的經營模式「可愛」。
要知道,保險公司的產品,其實很多都是長年期的。即是客人今日買了一份保險,可能要供款10年或以上,即是說,今日保險公司賣出一份單,就幾乎保證了未來10年的收入。
當然,保戶也有機會斷單,這就要看該保險公司的『續保率』。如果平均有9成的話,即是今日賣出的保單,如果年繳保費是2萬元的話,我們便可以估算,保險公司未來10年,每年仍然可以從這個投保人身上收到至少18,000元的續保保費。
現存客戶可撑保險公司渡難關
友邦公布業績,很少着墨舊保單,只會集中講今年新簽的保單價值。因為每年做多少新生意,是為未來的收入鋪路,當然十分重要。
換個角度看,以今時今日的環境,在疫情之下,要做新生意真的百般艱難。但如果有一個堅實的基礎,即是已累積了大量「舊業務」的保險公司,確實可以頂一段長時間,友邦正正就是這類公司!
但銀行剛好相反,在經濟困難時,試問有哪個敢借錢出去?如果銀行不借新錢,舊錢借了出去又收唔番,業績又怎會好?
欄名 : 理財學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