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虛擬銀行】虛擬銀行會有全面取代傳統銀行的一天嗎?用3個角度分析話你知不會
▲ 虛擬銀行會有全面取代傳統銀行的一天嗎?
中期:人的習慣和周邊配套令大家不能只用虛擬銀行
就算5年來虛擬銀行的產品和服務範圍就跟傳統銀行比拼,人的習慣和周邊的配套仍然是取代傳統銀行的瓶頸。
跟大家做一個思想實驗,你能幻想5至10年以後,你在香港所有的日常消費都能夠以電子的方式支付嗎?如果可以,那麼坐的士、過年封紅包、朋友結婚的人情呢?如果現金仍然是需要的,那傳統銀行就不會沒落了。
這裏先糾正一點,大家會說WeLab和聲稱8月上綫但未成事的Mox都有Debit Card,所以「現金」這東西並不是虛擬銀行的限制。很可惜這是錯誤的觀念,這只是虛擬銀行慷傳統銀行之慨,租用了傳統銀行Cash management的能力(每筆提款虛擬銀行都要付巨額手續費給傳統銀行),這就更證明了虛擬銀行注定不能單獨生存了。
【延伸閱讀】【虛擬銀行】無號碼實體卡是甚麼?香港可以申請無號碼銀行卡嗎?
當然習慣是可以改變的,一河之隔的人民都習慣用微信發紅包,的士也根本不收現金,但這裏也牽涉商戶的配套問題,就是你已習慣了電子支付,但商戶也要提供這個配套才可以,最少香港就不是每個的士大佬都喜歡電子支付了。
電子支付還有一個大難題,就是當支付金額相當大的時候,基於保安的原因,銀行是不允許大家做這筆交易的,樓宇買賣便是個好例子。
如果大家買過房子,便知道支票仍然是主流的結算工具。雖然支票很古老,但它的魅力從來不減,因為它1)結算金額無上限、2)收款者毋須提供戶口號碼、3)錯誤機會極低(當然這是真確的收款者拿著支票說要存進自己銀行戶口了)。
就算律師樓容許大家FPS支付,而大家要付的金額也少於100萬元,大家會選擇FPS還是支票呢?
虛擬銀行是沒有支票的,但我也相信有朝一日支票會給淘汰,各銀行會定義出一套嘅具備支票的魅力,又簡單快捷的支付工具,但這很可能不是5至10年內的事了。
欄名 : 華田銀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