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壽方法】105歲日本醫生長壽秘訣 別太早退休更要保持忙碌
提早退休的想法愈來愈流行,提倡達到財務自由就能離開職場享受世界。但另一邊廂,不少國家面對人口老化及勞動力不足等問題,日本政府更將會於明年春天起,將退休年齡由65歲推遲至70歲。提早退休或未必適合每個人,日本醫生日野原重明(Shigeaki Hinohara)年逾百歲也不言退,他的著作更指保持忙碌的生活是他長壽的原因之一。
【延伸閱讀】【退休規劃】公務員退休的四個大忌 第3、4點更要留神
日野原重明是東京聖路加國際醫院的名譽院長,他於2017年以105歲之齡與世長辭,去世前幾個月,他仍堅持為病人看診,更有「人瑞醫師」之稱。他著有《活好: 我這樣活到105歲》及《人生百年: 我的訣竅》等著作,傳授他長壽的心得,CNBC就整理了他對退休及長壽的想法。處於高齡如何保持活力?日野原重明有以下3個心得:
1. 別退休或早於65歲前退休
香港的退休年齡一般為65歲,日野原在2009年受訪時指,「沒必要退休,但如果必須退休,就應該遲過65歲才退休。」他認為,65歲的這個退休年齡是半個世紀前訂立,而現今人們的壽命較以往更長,因此人們應遲過65歲才退休。
根據日本厚生勞動省早前公布的數據,2019年香港女性和男性的平均壽命為88.13歲及82.34歲,繼續蟬聯全球第一,而日本人的平均壽命為女性87.45歲,男性81.41歲,亦創出日本最高紀錄。
他將自己的倡議付諸實行,直到他去世前的幾個月,他仍以過百歲的高齡為病人看診,每天工作長達18個小時,並預留了長達5年的預約期。
【延伸閱讀】【退休理財】退休後想月月出糧 話你知咩投資係「無得輸」
2. 找到奮鬥的目標
日野原過百歲亦未言休,因為他認為,保持忙碌能減慢衰老。他認為,人應要找到讓你奮鬥的目標,並積極參與有助於實現目標的活動。對於日野原而言,自他母親的性命被醫生拯救後,為病人救急扶危就成為他的人生目標。
視日野原視為人生導師的記者Janit Kawaguchi就分享:「日野原堅信於貢獻生命,因此他有令人難以置信的動力,並願意為幫助他人努力而於清晨起床,這是驅使他活下去的原因。」
日野原接受採訪時曾提到:「長壽真是太好了,直到一個人60歲為止,為家庭而工作,實現個人目標都很容易,但是過了60歲以後,我們應努力為社會貢獻。」他從65歲起,便開始擔任義工,每周7天每日18個小時般工作,充實每一分鐘的生命。
【延伸閱讀】【理財規劃】滙豐不派息打亂理財計劃?先搞清楚財務自由正確觀念
3. 保持運動並控制體重
日野原常強調定期運動的重要性,他在日常生活中會經常行樓梯,而且,他每年都會舉辦150場講座,通常長達60至90分鐘,但他會堅持站着演說,作為鍛鍊身體的方法之一。他更指出,長壽的人有一個共通點:他們沒有超重。
責任編輯:李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