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度憂慮金錢只會適得其反?樂觀者3大關鍵行為助改善財務狀況
▲ 過度憂慮金錢只會適得其反?樂觀者3大關鍵行為助改善財務狀況 -
環球經濟前景不明朗,不少人面臨失業或收入減少。擔心飯碗不保的打工仔或正面對沉重的財政壓力,每天憂慮手頭的資金不足應付生活開支。不過,有調查指出,與其過度憂慮或對未來感到悲觀,抱持樂觀的心態,更能助你度過財政上的挑戰。
正向心理學研究員Michelle Gielan在Grow撰文分享,指她與美國弗羅斯特銀行(Frost Bank)合作的一項研究發現,樂觀主義者有以下3大關鍵行為,能有助他們度過財務上的難關。
【延伸閱讀】【財務自由】開拓副業增加收入 成功人士分享3大致勝要訣
1. 不避談金錢問題
Gielan指,研究發現願意談論金錢問題的人,有更好的財務狀況。她指出,94%的樂觀主義者願意在生活中的某個時刻討論自己的財務狀況,相反,悲觀主義者從未討論財務狀況的可能性,是樂觀主義者的3倍以上。
研究發現,悲觀主義者比樂觀主義者相信談論金錢是無成效的可能性高7倍,而且他們更有可能將談論金錢與「沮喪」、「愚蠢」及「羞恥」等感覺聯繫起來。即使不少悲觀主義者認為,談論有關金錢的話題會讓他們感到不自在,但Gielan認為,研究結果顯示與人討論金錢的問題或可改善個人的財務狀況,因此人們應盡量去克服覺得不自在的感覺。
【延伸閱讀】【搵工】疫市求職 專家教CV必寫4大遙距工作技能
2. 具有明確目標
研究指,有58%的樂觀主義者常進行具有明確財務目標的對話,而近半認為在討論財務問題時,針對特定的目標能增加討論的成效。
Gielan指,目標的大小並不重要,實現小而有意義的目標,能增加成就感,激發行動力。
3. 專注於可以控制的東西
Gielan指,面對無法控制的情況,人們可以控制自己的行動及思想。研究發現,樂觀主義者面對挑戰時,會傾向相信情況會好轉,並認同積極行動帶來改變。
因此,Gielan相信,在經濟前景不明朗下,人們的態度能扭轉劣勢。她建議,人們應訓練自己像樂觀主義者一樣思考,並開始與人談論金錢相關的話題,積極向人求助,能助你度過難關。
責任編輯:李瑩
=======
欄名 : 疫市理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