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本港爆發第三波疫情 打工仔或要改寫4大退休理財的守則

退休規劃 16:52 2020/07/13

分享:

分享:

【退休規劃】疫情重創經濟 改寫4大退休理財的守則

「新型冠狀病毒」(新冠肺炎)在本港爆發第三波疫情,對本港經濟難免構成影響,打工仔最關注的是能否保住份工,影響個人財富。《華盛頓郵報》財經專欄作家Michelle Singletary指,受疫情影響,將改寫一些以往的退休理財守則。

【延伸閱讀】【MPF規劃】做好退休規劃 5個必要知管理強積金要點

  • 舊守則:首要目標是製造退休儲備
  • 新守則:優先還清債務,特別是高息債務

欠債時間愈長,就愈妨礙你達成退休儲蓄目標。時間愈久,你會發現自己大部分的收入都用作償還債務,甚至仍然是還息的狀態,令你覺得自己沒有多餘金錢可以儲蓄。因此,償還債務與退休儲蓄同樣重要。

愈年輕的人,就更應該集中先償還債務。先還清了高息的債務,以後就可以將金錢用作退休儲蓄。

  • 舊守則:房屋是一個不錯的退休投資
  • 新守則:房屋並不是很好的退休計劃

房屋無疑是資產的一部分,但流動性較低,當你急需用錢時,未必可以及時套現。財務策劃師Carolyn McClanahan指,投資房屋與股票市場一樣,回報差異可以很大。樓價亦會有周期性的變化,假如你在市況低迷時急需現金,出售物業就可能會招致損失。

【延伸閱讀】【退休規劃】疫情挑戰「FIRE」運動 居家抗疫如體驗提早退休生活?

  • 舊守則:你只需退休前收入的70%至80%
  • 新守則:你可能需要退休前收入的100%

不可以低估退休後的開支。馬里蘭州認可財務策劃師Ernest Burley指,人們認為退休後的支出會減少,因為節省了在工作期間的各種必要支出。不過,其他方面的支出會抵銷節省的金錢,如部分人仍有按揭貸款需償還,房屋及車輛保養的費用亦不會下跌。因此,還是存夠和退休前每月支出一樣的金額較為保險。

  • 舊守則:退休人士應減少對股票的投資
  • 新守則:退休人士不應迴避股票

不少人意識到投資風險,但卻忽略通貨膨脹的風險。隨着人類的壽命持續增加,退休生活可能長達30年或以上。而退休後的醫療費用及日常開支,都會因為通脹而有所上升,因為一些保守投資的收益未必能追上通脹的升幅。

紐約認可財務策劃師Douglas Boneparth表示,一般而言,年紀愈大投資組合內的股票比重就應該愈少,因要避開股票虧損的風險。雖然債券的風險較股票低,但是對於有大量退休金的人,他們可以承受的風險較高,持有適量的股票投資就可以幫他們的資產繼續增值;另一方面,如果退休儲備不足的話,亦可能反過來需要依賴股票來獲取較高的回報以維持現時的生活水平,但代價當然是所承受的風險會較高。

責任編輯:曹佩鈞

============

免費下載 hket App,關注「全球疫情實時動態」

一APP在手洞悉天下 立即訂閱送高達$480訂閱禮品

開啟hket App,閱讀全文

欄名 : 退休理財

緊貼財經時事新聞分析,讚好hket Facebook 專版
訂閱《香港經濟日報》電郵通訊
收取第一手財經新聞資訊 了解更多投資理財知識 提交代表本人同意收取香港經濟日報集團所發出的推廣訊息,你也可以查閱本網站的私隱政策使用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