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規劃】40歲女金融經理月入7萬 想提早退休可行嗎?
▲ 【退休規劃】40歲女金融經理月入7萬 想提早退休可行嗎?
踏入40歲時,便會開始部署退休,但都講究如何分配長綫收息股票投資,甚至利用儲蓄或投資,增強回報都大有學問。讀者Amy近年亦踏入40歲,開始着緊退休規劃,故希望Alvin可以提供一個完善的退休規劃。
Amy現時仍要償還按揭直到60歲,所以Alvin先和她規劃未來17年的安排。雖她現時累積可投資資產共約183萬元,與退休需要儲備數字比較仍有一段距離,幸好她的收入及儲蓄能力很好,計入退休金的供款,儲蓄比率達到46%。
由於保險保費未計入讀者的支出,所以可儲蓄金額應要減少。計入儲蓄及年金保單的年度供款,每年的保險保費支出需要近15萬元,平均每月要1.25萬元,因此每月只能餘下1.65萬元來作儲蓄或投資。
另一種可以考慮的方案是把握時間,提早開始儲蓄或投資計劃,運用現有流動資金用作支付未來數年儲蓄保險和年金的保費。
保費與儲蓄間須平衡
Amy未來9年需支付有收益保單的保費約70.8萬元,而她應有效利用現有存款的80萬元,用作支付未來的保費。由於不是一次過付出,所以存款金額可分為三部分,包括20萬元存在銀行戶口的應急資金,25萬為每年可決定是否續期的定期存款,以及35萬元為5年期的儲蓄計劃,這做法可作應急外,同時亦能夠提升組合價值。
扣除一些必須保費支出,Amy每月盈餘仍有2.6萬元可作即時開始儲蓄,更能把握多9年時間創造更大價值。此外,加上僱主的供款,每月有1.3萬元退休金計劃供款,假設年回報為5%,60歲時她的退休金計劃資產估算為586萬元。
同樣假設下,每月儲蓄2.6萬元,Amy在17年後退休時的預期金額為806萬元,未計算現有的股票、基金、儲蓄保單及年金計劃所提供的價值下,預計已可累積1,392萬元。若果如她預料,60歲後有30年的生活時間,這筆金額預算可提供平均每月50,415元。
以上的計算是根據不同假設而得出,所以Amy亦要注意當中的潛在風險。Alvin假設年回報為5%,相對是一個較平穩的收益,以17年來說,一般的儲蓄型保險,混合資產基金及擁有穩定派息紀錄的大藍籌都有機會做到。
留意危疾保受保範圍
事實上,Amy亦要管好個人風險,因另一退休風險便是資產製造的收益,或未能追上部分必須支出,如醫護及保健費用。目前,她有三份不同的醫療保險計劃,保費支出隨着年紀而增加,到未來最需要的時候,保費負擔亦不輕,所以今天便要為醫療保險保費準備儲備。
Amy現時儲蓄保險及年金計劃總供款為88萬元,加上未來增值,相信都可以應付將來退休後大部分年期的醫療保險保費需要。
在人壽保障方面,她的保障額有940萬元(合計定期壽險、終身壽險及團體人壽),針對家人及按揭還款的責任應該很充裕,退休後失去了團體人壽保障後,仍然有360萬元,相信到時大部分按揭還款已完成,其餘作為家人保障亦應該無問題。
Amy要注意她在危疾保障方面的安排。她的危疾保障額為60萬元,都是在基本人壽保險單中之附加保障,40萬元保障額可保障到80歲,但這是附加在定期壽險之中,70歲後的年紀,因保費原因,未必會繼續保存這類定期壽險保單,當基本保單不存在時,附加保障當然亦會消失。雖然有20萬元保障額是附加在終身壽險保單,但危疾保障受保人到65歲時,便不再受保,這是危疾保障方面所出現的漏洞。
以目前Amy的年紀購買危疾保險,應該考慮終身保障類別,而價錢一定不會便宜。既然60歲退休不成問題,如果想在50歲至53歲退休,根據相同假設下的計算,同樣資產能夠為Amy提供每月14,595元(如50歲退休)及22,408元(如53歲退休)的退休入息,相比60歲時的50,415元相差很多。
如果她真希望早於60歲退休,單靠現時資產及未來每月盈餘並不足夠,但還有幾種方案可以同步進行而有望達到目標,包括管理個人期望,考慮降低每月入息需要;考慮半退休,為享受生活而工作,賺取收入補助生活需要;運用安老按揭,提供額外入息。不論50歲還是60歲退休,不要只想錢夠不夠,還要想怎樣運用多了的時間來增加退休生活的色彩。
【原文刊於第650期《iMoney》(收費文章)】
【關於作者】
林昶恆(Alvin) 在金融服務機構累積了近30年工作經驗,現時是一名獨立專業理財教練(Money Coach),為不同機構提供正向理財教育,講座演說和培訓課程,亦提供個人理財人生咨詢,每年獲邀出席各類活動超過200場。Alvin出版了多本個人理財書籍,《四桶金富足退休指南》已發行到第四版。
撰文 : 林昶恆 香港第一代認可財務策劃師、香港大學輔導學碩士及中文大學金融學碩士
欄名 : 你財策劃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