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端成創新利器 推動企業數碼轉型
▲ 雲端成創新利器 推動企業數碼轉型
近年來,人工智能、5G、物聯網等新興技術方興未艾,自動駕駛、遠程醫療、在綫教育等應用場景不斷湧現,這為身處產業鏈各個環節的大小企業帶來了嶄新的機遇和挑戰。全面提升數據處理效率及安全性、強化資訊科技管理水平、擴充資源儲存容量等,是現時企業實現數碼化轉型的基本要求。
「上雲」解決了這一痛點,以建構企業可持續創新平台,又能大幅降低企業營運及資訊科技維護的成本,因而成為眾多企業邁向數碼化的第一步。
全球知名資訊科技研究與顧問公司Gartner預測,2020年全球公共雲端服務市場總營收將達至2664億美元,較2019年的2278億美元上漲17%,其中軟件即服務(SaaS)細分市場佔比超過一半,與基礎設施即服務(IaaS)及業務流程即服務(BPaaS)合共可創造2129億美元收入。
阿里巴巴達摩院早前發布「2020十大科技趨勢預測」亦指出,雲端將逐漸演變成所有資訊科技創新的中心。從包括人工智能、區塊鏈等技術在內的整個資訊科技鏈路,到無伺服器計算、雲端原生軟件架構、智能自動化運作及維護等全新技術模式,雲端正在重新定義資訊科技的發展,並將成為整個數碼經濟的基礎設施。
面向未來,雲端的使命是通過積極加速資訊科技的創新,助企業推進數碼化轉型,促進業務發展。阿里雲所建立的可持續創新平台,就是為了以可持續發展的生態體系,讓更多技術公司、傳統企業及初創公司等,加速數碼化升級轉型,不斷為他們帶來既高效又具成本效益的服務。
事實上,香港已有不少企業明白雲端可持續創新的重要性,並已通過數據智能等一系列措施,將企業發展推向新階段,例如有飲食網站為提升服務器運作及運算能力,採用了阿里雲提供的Express Connect本地混合雲端服務解決方案,大幅縮短網絡網絡延遲時間。企業亦在阿里雲上使用GPU運算訓練大數據模型,為會員推送更加貼合其興趣及口味的餐廳。縱觀該企業在數碼化轉型歷程中不斷創新,其背後的雲端基礎設施可謂功不可沒。
非互聯網企業對雲端創新的認受程度近年亦顯著上升。近期受新型冠狀病毒疫情影響,大量企業僱員使用虛擬辦公軟件遙距工作,這也是因為雲端推動資訊科技創新一個案例。
其他大灣區內私人企業和公營機構,無不積極通過雲端技術推動科技創新,致力為用戶提供全面的解決方案,進一步提升企業競爭力。相信在市場需求穩步上升的前景下,將有更多公司選擇通過雲端技術實現科技創新。
作者:劉彬星(阿里雲港澳及韓國區總經理)
【關於作者】
多角度分析影響全球科技及電商行業的重大趨勢,解構雲端技術及數據智能(Data Intelligence)等新興科技的最新發展,正如何重塑數碼經濟所需的基礎設施,進而改變企業的營商思維及市場生態。
撰文 : 阿里雲
欄名 : 阿里雲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