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保險】有公司醫療保險就夠? 有埋份Top up醫保更保障
▲ 有公司醫療保險就夠? 有埋份Top up醫保更保障
現時不少香港僱主都有為員工購買團體醫療保險,提供住院、門診、牙科等基本醫療保障。對於一眾年輕又健康的職場新鮮人來說,或會覺得公司團體醫療保險已有足夠保障,毋須另行購買其他醫療保險,每個月更可慳回一千幾百。不過,單靠團體醫療保險又是否足夠?
團體醫療保險Claim唔足! 打工仔要自畀三成!
根據香港保險業聯會2017年的統計數字,以一般私家醫院普通病房為例,團體醫療保險的索償比重佔約七成六,變相打工仔須自行繳付接近三成醫療費用。近年有不少打工仔藉運動減壓,令運動創傷亦愈常見,假如若不幸前十字韌帶撕裂,隨時需要進行重建手術,連同醫生、住院及雜項收費等,私院總收費平均需要約80,000港元不等。
假設病人僅持有團體醫療保險,最多只能向保險公司索償七成,換言之,他至少需自付20,000港元醫療費用。因此,一場突如其來的傷病,隨時對剛踏入職場的打工仔造成沉重經濟負擔。
買份Top up醫保補缺口
團體醫療保險未能百分百保障打工仔,但大家又未必有足夠預算額外購買個人醫保產品,那麼又該如何填補醫療保障缺口?
其實打工仔若想在僱主提供的醫療福利之外增加保障,未必需要多購一份個人醫療保險。相反, 大家可以好好善用團體醫療保險,在此之上購買一份俗稱「Top up」的額外醫保。所謂的Top up醫療保險,是以團體醫療保險作為基礎,當投保人的醫療費超出團體醫保的最高賠償額時,Top up醫療保險即會賠償超出費用的80%或90%金額,更有少部分產品提供「全數保障」,令受保人毋須自掏腰包,亦可填補醫保缺口。
由於Top up醫療保險屬於「保上保」,賠償金額及風險較個人醫保為低,故保費亦相對較低,適合一眾沒有預算購買多一份醫保的打工仔!
選擇Top-up醫療保險時有咩要注意?
各位在選擇購買Top up醫療保險前不妨參考以下兩大考慮因素,以挑選一份合適的產品:
1.了解團體醫保保障額 選擇相應自付額計劃
現時市面上的Top up醫療保險均設有自付額 (又稱為墊底費/自負額),讓受保人先向公司團體醫保進行索償,其餘金額才以Top up醫療保險作保上保。一般來說,自付額愈高,保費愈平。因此,各位打工仔應先了解其公司團體醫保的保障額,並選擇一份相應水平的自付額計劃。
假設你接受前十字韌帶重建手術總開支為80,000港元,公司醫保保障額30,000港元,如果你選擇50,000港元自付額的Top up醫療保險,你需要先自行支付20,000港元,才可以向Top up醫療保險申請索償。
2.留意保障內容 病房級別唔同隨時Claim唔足!
除了保障額外,大家亦需留意團體醫療保險的保障內容,假設公司醫保只保障入住私家醫院普通病房,你在選擇Top up醫療保險時亦應挑選普通病房級別的計劃。如受保人最終入住了不同級別的病房,如半私家或私家病房,保險公司有權對賠償額作出調整。
最後提提大家,不同Top up醫療保險的保障項目各有不同,坊間部分產品甚至會涵蓋癌症治療,包括較昂貴的標靶治療,故大家在投保前應按自身需要挑選合適產品!
【文章來源:imSure;以為公司有團體醫療保險就足夠?打工仔買番份Top up醫療保險可添保障!】
imSure凝聚了來自保險、金融及創新科技、媒體創意及推廣的專業人士,團隊結合跨領域、多元化的經驗與視野,懷著優化創新的理念,並清楚了解年輕人對保險產品的需求,設計出簡單易明的保險比較平台,致力為新一代打破對傳統保險就是繁文縟節的概念,助你揀出最合適的保險。
撰文 : 高永輝 imSure產品總監
欄名 : 尋保攻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