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經濟】經濟衰退打工仔點自保?理財專家有4大建議
▲ 【香港經濟】香港陷經濟衰退打工仔想自保?理財專家4大建議
據政府統計處數據指,第三季本地生產總值(GDP)按年下跌2.9%,顯示香港經濟已步入技術性衰退。大環境經濟轉差,不少打工仔更擔心自身收入受影響。香港正面臨經濟衰退,打工仔應如何管理財富?
- 檢視收入風險:準備應急錢
香港認可財務策劃師(CFP)林昶恆指,面對香港經濟衰退,最好先檢視個人收入風險,如果是公務員或教職員,收入較穩定故毋須太擔心。就一般打工仔而言,應把收入一部分撥作應急錢,如果憂慮經濟衰退而入息受影響,更應減少支出並撥作相關儲備。因為未知經濟寒冬持續多久,有可能3個月、6個月甚至更久。
【延伸閱讀】【香港經濟】香港經濟陷技術性衰退 教你管好荷包的10個鐡律
- 增持現金:儲錢買資產
既然大環境轉差,打工仔是否要增持現金?林昶恆表示,打工仔固然需要增持現金,如上所述,最好有半年至一年的儲備資金,但並不是說要將資產套現。他補充,暫時來說香港經濟情況未算好差,亦不建議將資產套現。他反而認為打工仔可以儲錢,慢慢買入資產。
- 中國概念股:避險之選
假如擔心香港經濟持續轉差,想避險的話,林昶恆認為打工仔可以選擇防守性較高的股票,如過往業績穩定及派息比率高。他建議可以投資中國概念股,如內銀股或內險股。雖然香港經濟受到衝擊,但他們的業務主要在中國,故影響較少。
【延伸閱讀】經歷兩次經濟大衰退 25個就業呈增長的職位
- 100法則:配置資產
面臨香港經濟衰退,不少專家會建議分散投資。林昶恆指,即使是平日都應該要分散投資,並非經濟衰退時才分散投資。他建議打工仔可以利用100法則,去分配投資組合。他舉例指,假如是40歲的打工仔,將100減去40,60%應為進取的投資,包括股票。而剩下的40%則是保守的投資,如基金、年金等。
記者:曹佩鈞
欄名 : 理財學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