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職主管管唔掂下屬?Google研究高效主管有這6大習慣
▲ Google研究高效主管有這6大習慣
不少打工仔的目標是升職加薪,但當升做主管或經理時需要管理團隊,所要求的個人能力及技能亦不同,若主管未能有效管理團隊時,更易招來反效果。針對升任主管的過程,Google用數年研究出有效率的主管應有習慣。
Google一項內部研究分析了10,000名主管的表現,歸納出高效率主管應有的習慣。Google同時亦將研究內容及人事培訓資料公開,冀幫助到更多的人,有興趣的朋友可到Re:Work查看。
1. 心態和價值觀
有大學研究指,主管要有成長的思維,相信能力是可以培養,在這個想法下,他們會更渴望學習、挑戰自我及勇於嘗試,最終可提升他們的表現。Google建議主管於管理團隊時要運用這些特質,從而影響團隊成員。
2. 情緒智力(EI)
情緒智力是識別和理解自己和別人情緒的能力,來管理個人行為和人際關係。這些主管可更好地作出決策、更有效地溝通及更具親和力。
3. 坦承
研究建議新上任主管面對挑戰及困難時,可主動向團隊坦承。當你「打開天窗說亮話」,其他人則可提供建議,一同解決困難。研究強調,最重要的是主管們要知道團隊並非孤軍作戰,其他人也會面對類似挑戰。
4. 職場教練
Google研究同時發現,好的主管都擁有優秀教練的特質。Google定義「優秀教練」為︰
- 適時及具體地給予回應;
- 以激勵及啟發性的方式給予回應;
- 定期與團隊成員進行一對一會面,並對每個人度身訂造一套溝通方式;
- 富同理心地積極聆聽團隊成員;
- 了解自己和團隊成員的思維方式;
- 以開放式問題去發掘員工的個人之處。
5. 回應
主管的每句說話均具有建立或摧毀的力量。Google教導內部主管向團隊中提供回應時要保持一致(沒有偏見)、平衡正面和負面的回應、回應要可信和具欣賞,並能清晰、富同理心地指出他們的成長機會。
6. 決策
Google建立一套思考框架幫助主管決策︰
- 你正在解決甚麼問題?每個人都是在同時進行嗎?(確定並傳達根本原因);
- 它為何重要?(是否與公司目標一致);
- 誰是決策者?
- 如何作出最終決定?
- 甚麼時候會有最終決定?(持份者參與其中,管理期望)
為了能夠更好地作出決定,Google鼓勵主管透過向團隊成員說出自己的想法及觀點(表達個人觀點、理論和數據)來收集意見,向下屬提出問題以測試其理解程度,確保於決策前已獲全面的理解。
【延伸閱讀】Google致勝之道 拆解OKR
責任編輯︰陳啟昌
欄名 : 職場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