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財規劃】香港經濟陷技術性衰退 教你管好荷包的10個鐵律
▲ 【經濟衰退】香港經濟陷技術性衰退 教你管好荷包的10個鐡律
政府統計處公布,第三季本地生產總值(GDP)按年下跌2.9%,計及第二季錄得負增長後,顯示香港經濟陷入技術性衰退,加上全球經濟衰退風險增加,內憂外患下,應該如何管理個人財務狀況呢?若憂慮經濟衰退將波及自己,可參考以下10個步驟,讓自己更有準備應對經濟下行。
【延伸閱讀】【經濟衰退】唔想面臨破產 呢4類高危人士要小心
1. 保持冷靜
《Broke Millennial Takes On Investing》作者兼個人理財專家Erin Lowry曾強調,股市是周期性的(Cyclical),而經濟衰退只是整個過程的一部分,亦是經濟循環中一個無可避免的過程,盡力改善個人財務及精神壓力,是面對經濟衰退的第一步。
2. 準備應急基金
準備一筆能夠應付3至6個月日常開支的金錢。美國一位財務分析師發現,20至30多歲人士會認為預備緊急基金是一種「可笑」的行為,但分析師建議,應至少儲起一個月的生活費,或每月存入一小部分薪金在高回報帳戶裏。
3. 清還高息債務
Erin Lowry補充,除了準備「應急錢」,最重要的工作是積極償還債務,如信用卡的高息債務,亦能有助減輕經濟衰退時的財務壓力。
4. 兩份預算:一份今日、一份「末日」
如果你已為日常訂定預算,也應為收入銳減時訂出一份「末日」預算,當中可以剔除一些不必要的開支項目,如健身室會籍、影視串流平台會籍或高消費聚會等,協助自己渡過經濟衰退。
5. 分散投資組合
另一位個人理財專家Danielle Kunkle Roberts提醒,投資組合應保持40%流動資產,其餘可投資在股票上,繼續為財富增值。如果你是年輕且進取的投資者,可考慮在經濟衰退期間使用「平均成本法」作長綫投資。
【延伸閱讀】年輕人入不敷支有何解救? 專家推介2隻入門級月供股票
6. 繼續供退休金
按不同風險承受能力,如將在未來數年內退休,可考慮把退休金的投資組合轉為有固定收益保證的債券,免受股市波動而有所虧蝕。
7. 善用慳錢APP
只要下載適合自己的慳錢APP,如超市格價、折扣訂枱的app等,發揮慳家精神,亦能減輕日常支出。
8. 增加另類收入
除了正職收入外,建立收入來源,例如當兼職司機、銷售二手物品或從事自由工作(freelance),亦可加快儲蓄進度。此外,如在經濟衰退時面臨失業,這些工作亦會帶來額外現金流。
9. 增值自己
如憂慮失去工作,可提前做好準備,如更新個人履歷表、增強個人技能,以及積極聯繫相熟社交圈子,均有助獲其他僱主賞識。
10. 尋求援助
有律師說過:「當你生病時,需要看醫生,同樣地,當你的財務出現不穩時,就應諮詢財務策劃師的專業意見。」如發覺自己未能處理嚴重的財務問題,就應主動求助,尋求適當且專業的方法穩定個人財務狀況。
【延伸閱讀】【結餘轉戶】清卡數必學!話你知咩係結餘轉戶貸款
責任編輯:黃素珊
欄名 : 理財學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