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民成港人第二出路?莊太量:毋須「連根拔起」(短片)

其他地區 19:17 2019/06/19

分享:

分享:

港府修訂《逃犯條例》引起社會爭議,移民話題再次成為港人焦點。對於移民能否成為港人退休的第二出路,現任港府多個政策委員會委員的香港中文大學劉佐德全球經濟及金融研究所常務所長莊太量表示,不認同港人需就單一政治事件而移民,因當中需要承受收入和醫療保障的風險,也不應將在香港建立的事業和朋友圈「一刀切」。

據香港中文大學香港亞太研究所今年初公布的調查,有三分之一受訪者表示如有機會,將打算移民或移居外地,當中近16%表示曾為移民作準備。

移民3大風險你要知

截至今年4月,移民台灣的港人數字較2016年同期大升5成(約53%)。本港近月再度出現政治爭議,也有不少網民關注「移民」相關議題。有感本地政治環境出現變化,究竟移民能否成為港人另覓出路的選項之一?

對於移民海外的風險,莊太量認為有意移民的市民要考慮三大因素:第一, 如何在移民國家維持相應收入;第二,若沒有當地公民身份,如何解決醫療需要?或能否向當地醫療單位清楚表達自己的病痛;第三,如何適應當地的飲食習慣。

移民代價:抽離社交圈子

莊太量表示,基於上述三個因素,移民對於香港人來說,是有一定難度,亦有部分港人會考慮移民台灣,「但這不能成為主流,因為香港人會留在哪裏,視乎哪裏能夠『搵到錢』,這是一個現實的想法。」

他補充,部分人選擇離開香港,未必因為政治原因,而是因為「樓價太貴,頂唔順」。若果選擇離開香港,他指出,不單止要承受失去高薪厚職的風險、醫療風險、飲食不習慣,以及最重要的是,需要「抽離了社交網絡、失去朋友」。

如何有保障而毋須「連根拔起」?

市民為了政治事件而移民,莊太量直指未必是一個長遠的抉擇,「找一個國家或地方的治安環境不比香港動盪,以及稅率不比香港低的話,其實是挺困難的。」他建議市民可透過投資海外物業的方式,為自己帶來保障,並不需要「連根拔起」。

【會員專享】免費下載《台灣日本 移居手冊》電子書

【會員尊享】《慢活東南亞 移居手冊》電子書下載連結

開啟hket App,閱讀全文

撰文 : 黃素珊 hket記者

欄名 : 環球視窗

訂閱《香港經濟日報》電郵通訊
收取第一手財經新聞資訊 了解更多投資理財知識 提交代表本人同意收取香港經濟日報集團所發出的推廣訊息,你也可以查閱本網站的私隱政策使用條款
訂閱《香港經濟日報》電郵通訊
收取第一手財經新聞資訊 了解更多投資理財知識 提交代表本人同意收取香港經濟日報集團所發出的推廣訊息,你也可以查閱本網站的私隱政策使用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