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府制定預算案 民眾福祉凌駕GDP?
▲ 【知多啲】港府制定預算案 民眾福祉凌駕GDP?
新西蘭政府最新的財政預算案,成為全球首個根據國民福祉研究推出的預算案。本港人均GDP高企,快樂指數卻連年落後,港府何不參考新西蘭政府?
新西蘭政府早年參考經合組織(OECD)經驗,自設生活質素框架(Living Standards Framework,LSF)。當地最新的財政預算案充分參考LSF,針對5大範疇增撥資源,分別為支援精神健康、貧困兒童、土著居民、低碳經濟發展、以及進入數碼時代。
GDP不能衡量社會福祉
國民福祉比國民生產總值重要的說法,或出於其較能夠真實反映社會需要甚麼。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史蒂格里茨(Joseph Stiglitz)和沈恩(Amartya Sen)在2008年金融海嘯後,受法國政府委託研究GDP是否社會和經濟發展的可靠指標。研究結果反映,GDP不能衡量社會福祉,因它會忽略貧富懸殊,以及經濟發展對環境的影響等因素。
本港作為金融都市,以GDP掛帥。翻看港府往年的財政預算案,不少措施其實與新西蘭大同小異,包括在精神健康及創科等方面增撥資源。
港GDP高企 港人卻不快樂
香港統計處數據顯示,本港去年人均GDP逾36.5萬港元。但同時,港人明顯不快樂。美國蓋洛普民調去年更指,本港在全球10大不快樂地區中排名第7,快樂程度與伊拉克等戰亂地區相若。
此等巨大落差值得港府反思,更應借鑑外國經驗,推出機制衡量港人快樂指數,找出問題與輕重所在,或能更對症下藥。(節錄)
【原文:港制定預算案 民眾福祉應凌駕GDP?】
撰文 : 沈帥青
欄名 : 知多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