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PF可扣稅自願性供款的三大迷思
最近政府大力推動退稅優惠,鼓勵大家參與強積金可扣稅自願性供款(TVC),為退休早作準備。退稅優惠看似非常吸引,然而打工仔決定供款前,必須深思以下三大要點,才能確保找到最適合自己的退休保障。
迷思1:應該為扣稅而供款嗎?
強積金可扣稅自願性供款標榜設有60,000元扣稅上限,但其實並非直接減稅60,000元。根據現時制度,納稅人需要踏入最高稅階17%後,才有機會慳稅最高10,200元。因此納稅人需要收入夠高,才有機會獲得強積金可扣稅自願性供款的所有稅項寬減,反之則難以用盡優惠。
根據投資者及理財教育委員會案例,月薪如低於30,000元,基本上只能享有2,820元以下的稅務扣減優惠。如果擁有月薪達60,000元或以上,才能享受上限10,200元的稅務扣減。所以決定供款前,必須計清楚自己實際上有多少稅項優惠。
月薪 | 一年總收入 | 原本應繳稅款 | 可扣稅自願性供款的金額* | 扣稅後應繳稅項 | 節省稅項 |
15,000元 | 180,000元 | 780元 | 9,000元* | 600元 | 180元 |
30,000元 | 360,000元 | 17,700元 | 18,000元* | 14,880元 | 2,820元 |
60,000元 | 720,000元 | 78,900元 | 60,000元 | 68,700元 | 10,200元 |
*由於有關人士的入息相對較低,因此假設他們不會每年作出60,000元的可扣稅儲蓄,從而不會全數申領合資格延期年金保費或可扣稅自願性供款稅務扣減。 資料來源:投資者及理財教育委員會 |
迷思2:TVC是否最適合我?
比起稅務優惠,納稅人反而更需要反思問問自己:強積金計劃是否適合成為自己的退休方案。現時除了強積金可扣稅自願性供款,延期年金同樣能提供退稅優惠,再加上即期年金計劃各有特質及優勢,打工仔可考慮財政狀況及預期回報,才決定投資哪一種退休工具。如果打工仔年紀尚輕,建議選擇波幅較大、但長綫回報較佳的強積金計劃;如果打工仔已開始踏入人生收成期,便應選擇較為穩定的年金計劃。
強積金可扣稅自願性供款(TVC) | 即期年金 | 延期年金(QDAP) | |
性質 |
|
|
|
優勢 | 較有彈性,可隨時停止供款 | 較穩定,派發既定金額 | 較穩定,派發既定金額 |
缺點 | 投資市場有波幅 | 斷供有損失 | 最低保費總額為18萬元,最短供款期為5年。 |
適合人士 | 追求回報人士 | 追求穩定回報人士 | 追求穩定回報人士 |
迷思3:應該選擇提供最多優惠的受託人計劃?
強積金可扣稅自願性供款計劃在今年4月推出後,各強積金受託人各推出優惠吸客,其中包括紅利及管理費優惠。
不過,強積金作為長期投資,不應只因為短期的優惠便選擇受託人或基金,而是應該先根據本人的年齡及投資意向,選出最適合自己的基金投資板塊,繼而比較受託人的過往表現,找出最適合的計劃供款。
作者:Eva Mui
所提供的資料僅供一般參考之用,不擬提供作為個人投資或理財建議。香港萬里富文章作者Eva Mui並無持有上述任何公司的股份。
萬里富The Motley Fool HK是獨立機構,專注為投資者提供投資理財相關資訊及建議。我們公司的使命是讓世界變得更醒目、更開心、更富有。母公司為美國The Motley Fool LLC成立於1993年。
撰文 : The Motley Fool HK
欄名 : 萬里創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