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積金】冼國林MPF一年蝕近50萬 專家:跌市應更開心 可趁低吸
▲ 【強積金】冼國林MPF一年蝕近50萬 專家:跌市應更開心 可趁低吸
第一信用(08215)前主席、電影出品人冼國林昨日於Facebook公開他的強積金(MPF)年結單,他的強積金帳戶原有444.33萬元,至年底結餘只剩394.8萬元,於去年虧蝕近50萬元,幅度達11.1%。若果打工仔的強積金遇上類似情況應怎麼辦?專家為你拆解,兼教你應對策略。
「私人機構一早人頭落地」
冼國林批評,積金局管理層薪高糧準,卻沒檢視強積金基金經理的表現,任由他們收取巨額管理費,又指「如果是私人機構一早人頭落地。」他認為政府應檢討強積金計劃及運作,向市民交代,促政府提升強積金的自由度,開放投資選擇,例如可用於置業或購買優質債券。
專家:去年蝕一成與大市同步
認可財務策劃師(CFP)、特許金融分析師(CFA)兼The Motley Fool HK萬里富財經專欄作家梁耀康表示,計算強積金的回報,需留意所計算的年期。他指出,以冼國林的截圖可見,他的強積金帳戶年結單是截至去年12月31日,若是持有股票基金或混合資產基金,全年計蝕一成多,都是跟大市同步。
冼國林批評,他的強積金虧蝕反映基金經理表現欠佳,但梁耀康舉例指,一隻港股基金以MSCI香港指數為基準,MSCI跌15%,而基金只跌11%,基金經理該年都叫有好表現,當然也要考慮到長綫回報及穩定性。
冼國林接受媒體訪問時指,近年已轉投資穩健基金,沒想到「穩健基金一點也不穩健」。梁耀康認為,冼國林的情況屬預期落差問題,他提醒市民,投資基金不要看名,叫「穩健基金」可以是股票或多數是混合資產,投資股票波動性一定較高。他提到,即使同屬混合資產基金,股債比例每隻都不同,風險及回報亦有分別。
退休在即 資產點分配?
冼國林今年已是62歲,接近65歲的退休及可提取強積金的年齡。梁耀康表示,臨近退休應將資產逐步由高風險的股票基金轉到較低風險的債券基金,但不用完全轉至債券基金,因為年均壽命愈來愈長,保留部分資產在股票基金繼續累積資產,延長資金可應付退休期限。
梁耀康提到,強積金投資着重長綫回報,年輕不用太理會短期升跌,但臨退休則不太適用。持有股票基金的話,應趁每次牛市減磅,做好資產配置安排。假設打工仔明年將要退休,強積金主要持有股票基金,股市升至34000點水平時應該減持,因為股市升跌難以預計。此外,退休後資金都應做適當管理及投資,但風險不應高。
去年股市波動,今年股市回升,市民應如何調整策略?梁耀康表示,強積金不應捕捉市場時機(market timing),就長綫投資而言,見到股市跌更應開心,因可以累積更多基金單位。他建議,長綫較穩建增長,可考慮選擇環球股票基金,而不懂打理或不想打理,可考慮選擇預設投資策略。
欄名 : MPF理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