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PF】可扣稅強積金自願性供款3大優勢
從今年4月1日開始,香港政府正式推行強積金可扣稅自願性供款(TVC)安排。這項政策具備「自願性」及「可扣稅」的特質,希望透過稅務優惠鼓勵成員養成儲蓄習慣,加強成員的退休保障。
TVC屬於自願性質,假如成員有意參與此安排,可以向受託人開立TVC帳戶並作出供款,而受託人每年將會提供供款概要以供成員填寫報稅表。由於TVC並非法定要求,受託人並不一定會提供這項服務,因此成員應向心儀的受託人查詢相關資料。
適合收入波動成員
在供款安排方面,TVC尤其適合收入較為波動或依賴佣金及獎金的成員,皆因在TVC安排下,成員毋須作出定期定額的供款,可以在現金流較為充裕時才作出供款。除此之外,TVC也實現了「自由行」,允許成員將TVC帳戶的資產結餘全數由一個受託人轉移至其他受託人的TVC帳戶之中。
當然,TVC最重要的賣點莫過於扣稅安排。只要成員於2019/20課稅年度之內供款予TVC帳戶中,便可在該課稅年度開始享受稅務扣減優惠。每年的扣稅額將會與合資格延期年金計劃的扣稅額合計,共享60,000港元的上限。TVC制度沒有限制成員供款佔月薪的比率,但基於稅率與入息水平掛鈎,成員月薪高低會影響實際可以節省的稅額,從而決定了TVC對特定成員的效益。
以2018/19年的課稅年度為例,如果成員到達最高的累進稅率階級,即17%的稅率,他在盡用TVC的60,000港元後,於課稅時可扣除最多10,200港元的稅款。假如該成員將所節省的金額重新投資於強積金計劃中,並假設投資回報率為每年4%,該款項於40年後可達約49,000港元。
TVC要滿65歲方可提取
為了盡享稅務優惠,有部分受託人允許成員將特別自願性供款帳戶的累算權益轉移至TVC帳戶,此舉讓成員在不用作出額外供款的情況下仍可受惠。然而,成員應要留意TVC帳戶與特別自願性供款帳戶兩者之間的分別-累算權益的提取限制。TVC帳戶的累算權益與強制性供款的累算權益一樣,必須保存於強積金制度內直至成員滿65歲或符合其他提取條件,如滿60歲後提早退休並不再受僱;而特別自願性供款帳戶則沒有這方面的提取限制。所以,若然成員擁有特別自願性供款帳戶並預期不會提前提取累算權益,大可考慮上述的轉移安排以獲得稅務優惠。
總括而言,TVC的推行給予成員多一個選擇進行退休儲蓄,而附帶的稅務優惠也可大大提升成員作出自願性供款的意慾。不論是任何儲蓄計劃,儲蓄時間愈長,所帶來的複息效益也就愈大,因此成員應該盡早認識TVC的運作,了解如何從中獲益。
【原文︰成員如何得益於可扣稅自願性供款】
撰文 : 黃毅林 Willis Towers Watson韋萊韜悅香港退休福利總監
欄名 : MPF理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