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大學生遇上AI】想用AI做乜?港大生講呢啲!(短片)

個人增值 18:22 2019/04/18

分享:

分享:

人工智能(AI)遍布我們的日常生活,大家可以很輕易接觸。而早前參加了Microsoft與DJI合辦的無人機比賽的4位香港大學學生,更有親身訓練AI的經驗。比賽過後,他們想怎樣利用AI?對未來AI發展有甚麼想法?

AI結合音樂 協助錄製及製作

將自己的興趣結合工作,相信是最幸福的事。於AI x 無人機比賽中擔任「機師」的尹皓彰(Rico)本身對AI及音樂都有興趣,他認為可以AI幫助音樂製作及音樂錄製。他留意到AI已發展到自行作曲,只要先把類似曲風音樂給AI參考,AI就可自行創作出類似的音樂。

程式設計師寫程式取代自己?

科技發展,是讓人類活得更好還是「飯碗不保」?經常有報道指AI在某些領域可取代人類,譚梓洛(Eric)亦曾聽說未來可透過訓練AI就可以寫程式,取代程式設計師。Eric認為,在此趨勢下,無論未來從事甚麼工作,或多或少都會接觸到AI。

遊戲挑戰極限 AI有幾聰明?

近年,AI的發展迅速,更延伸至不同範疇。2016年,更有AI打敗世界圍棋冠軍李世石,震驚世人。而陳忠良(Christopher)亦好奇AI的發展到底能夠走得多遠因此他亦想在這方面作更深入研究,訓練AI為人類做更多事情。他舉例,早前AI與職業電競選手對戰比賽,結果AI大獲全勝,Christopher認為遊戲是一個很好的標準來衡量AI到底有多聰明,亦想研究更多AI的可能性。

環保減浪費 AI免人手做回收

至於AI在人們的生活細節,又能否找到出路?周詠瑜(Pinky)觀察到,現時仍未有一個快速分類垃圾方法,例如它是否廢物或是可回收再用、循環再造。Pinky表示:「我想做一個物件識別的軟件,幫他們自動分類,就免卻人手分類、因麻煩就不做。我真的希望可以用AI達成這件事,減少可回收廢物被浪費。」

無論未來AI為人類分類垃圾能否成為尋常事,又或許有日會成為程式設計師,但AI可幫助改善人類生活質素,亦是不爭的事實。相信未來日子,人類如何與AI合作以至共處,都是我們要學習的事。

開啟hket App,閱讀全文
訂閱《香港經濟日報》電郵通訊
收取第一手財經新聞資訊 了解更多投資理財知識 提交代表本人同意收取香港經濟日報集團所發出的推廣訊息,你也可以查閱本網站的私隱政策使用條款
訂閱《香港經濟日報》電郵通訊
收取第一手財經新聞資訊 了解更多投資理財知識 提交代表本人同意收取香港經濟日報集團所發出的推廣訊息,你也可以查閱本網站的私隱政策使用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