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置黑膠碟成最大困擾 如何給黑膠碟一個家?(短片)

理財資訊 19:55 2019/03/29

分享:

分享:

歐德成(Paul)被人稱為「黑膠碟養父」,他除了四周圍收集二手黑膠碟外,甚至會與黑膠碟同眠。他估計自己現時擁有超過數十萬張黑膠碟,收藏數量在香港來說可謂數一數二。他認為黑膠碟比錢更重要,所以他想保護它們,就算付貴租也不介意生活節儉一點,以應付存放它們的倉庫租金。

讓黑膠碟有一個「永遠的家」

2001年,Paul在朋友介紹下於屯門買入一個倉庫,當時叫價200元一呎,1,200呎作價24萬元。即使當時社會經濟低迷他也付首期買下。Paul將原來的租金轉換成供款,然後把省回來的租金分階段再買多4個倉庫,自此放下心頭大石,不用再擔心遭業主趕走,讓收集回來的黑膠碟能擁有一個「永遠的家」。

回憶起來,他無悔自己作出這一個決定,亦認為自己作出正確的選擇,「因為那時一向交貴租,但是突然買了便宜的倉庫,又適合自己使用,算是賺了節省下來的錢(money saved is money earned),將這筆錢放進(投資於倉庫)後便不用交貴租。」

Paul回憶:「因為那時一向交貴租,但是突然買了便宜的倉庫,又適合自己使用,算是賺了節省下來的錢(money saved is money earned)。」(湯炳強攝)

傾家蕩產保育黑膠碟 黑膠碟養父:黑色的金比黃金吸引(短片)

「黑膠碟如孤兒、倉庫如孤兒院」

當Paul的經濟狀況得到改善後,他從外國搜羅更多黑膠碟在港銷售,「保護」更多黑膠碟。Paul比喻自己收集回來的黑膠碟像孤兒,買下的倉庫就像孤兒院,容納數之不盡的黑膠碟。被冠以「黑膠碟養父」之名,不無原因。

Paul比喻自己收集回來的黑膠碟像孤兒,買下的倉庫就像孤兒院,容納數之不盡的黑膠碟。(湯炳強攝)

開啟hket App,閱讀全文

撰文 : 黃素珊 hket記者

欄名 : 品味投資

緊貼財經時事新聞分析,讚好hket Facebook 專版
訂閱《香港經濟日報》電郵通訊
收取第一手財經新聞資訊 了解更多投資理財知識 提交代表本人同意收取香港經濟日報集團所發出的推廣訊息,你也可以查閱本網站的私隱政策使用條款
訂閱《香港經濟日報》電郵通訊
收取第一手財經新聞資訊 了解更多投資理財知識 提交代表本人同意收取香港經濟日報集團所發出的推廣訊息,你也可以查閱本網站的私隱政策使用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