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問五答】公共年金優化後 還值得買嗎?
老友記不懂投資股票,或者不能承受股市的波動,有財務策劃師建議可將大部分資金分配於低風險的資產,例如公共年金和保證至少有3厘的銀債。年金公司汲取推售首批公共年金的經驗後,公布了3項優化措施,並改良計劃為全年銷售。一起來重溫公共年金和私人年金的分別!
問:年金公司作出的3項優化措施是甚麼?
1. 推出百分百一筆過身故賠償保障
當受保人不幸身故,指定受益人即使選擇一筆過取款,都不需以折讓價提取,而可即時收取經扣除已派發累積每月年金的已繳保費,受益人不會有財務損失。
2. 特別款項提取安排
保單持有人可申請特別款項提取,以應付醫療及牙科治療開支,而可提取的金額為已繳保費的5成,或已繳保費扣除已派發累積每月年金金額,以較低者為準,上限為30萬元及只可使用一次。該筆錢可用於醫生證明有需要的手術、治療及化驗等。提取金額後每月年金會按比例減少。
3. 放寬個人投保上限
現時每人可投保金額上限由100萬元提高至200萬元。以65歲人士投保200萬元為例,男性及女性保單持有人分別每月可獲發11,600元及10,600元。
問:投保公共年金的限制是甚麼?
公共年金只限65歲或以上才可以投保,而每人的投保上限則由100萬元調升至200萬元。財務策劃師唐德玲認為如果投保額能改為最高不超過500萬元,而投保年齡再降至60歲就更好。
問:公共年金和私人年金的分別是甚麼?
公共年金和私人年金的分別,在於靈活和保證。公共年金最大優勢是受政府全保證,萬一基金經理不達標,也會由政府保證;而私人年金始終有部分回報是不完全保證。反之,私人年金最大優勢是靈活,無論投保年齡和投保額都沒有太大限制。
問:私人年金的市場會被公共年金奪去嗎?
市場存在競爭才可以進步,消費者一方亦可得益。因此,在各有優勢的情況下,大家可以考慮以私人年金來補貼公共年金的不足,或反過來操作。
問:年金公司的優化措施有效嗎?
公共年金這次的優化措施,將部分私人年金的靈活性複製過來,因為絕大部分私人年金的受保人萬一過身,都不會有財務上的損失。如果要中途提取一筆資金,也可以透過部分退保來安排(Partial Surrender)。
【原文:政府年金2.0 Vs 私人年金】
欄名 : 退休理財